左图:饮食业职工总会昨日为海皇工友举行的咨询大会,协助工友进行申索及跟进详情,大批员工出席。右图:咨询大会上,有海皇员工质疑公司转移资产,结业前一星期收到通知工场停止生产,怀疑资方早有结业打算。
【大公报讯】记者刘硕源报道:海皇粥店本周三突然宣布全线结业后,劳工处至今收到近100名员工求助,涉及追讨欠薪与解雇补偿等共约1500万元。工会昨日就事件为员工举行咨询大会,有员工指公司疑转移资产,结业前一星期收到通知工场停止生产,怀疑资方早有结业打算。有员工退休两个月,迄今仍未收到长服金等款项,担忧无力支付丈夫的手术费。海皇粥店两名创办人昨晚发表声明,称已动用逾3000万元私人资金填补公司亏损,更连唯一居住的物业都已贱卖,但无力回天,其他股东纷纷退股,所以决定清盘,并已于昨日联络劳工处,提供所需文件及一切细节。
劳工处接逾百员工求助
饮食业职工总会昨日为海皇工友举行的咨询大会上,多名员工对无预兆结业感到愤怒。在海皇粥店工作三年的邱小姐是火炭工场生产副主管,被拖欠4月份薪金、强积金供款、假期等共约10万元。她说工场由去年八、九月开始拖欠工资与强积金,以及拖欠货款,结业前一星期收到通知要求工场停止生产,员工多次询问是否结业,但没获正面回应。她哽咽道,疫情期间公司八折出粮,员工共渡时艰,哭诉“点解要咁样对一班为生活卖力嘅人?”
梁女士自2001年起在海皇粥店工作,她说今年2月退休时,公司称财赤,退休金不会一次性支付,最快8月才能拿到,她过去两个月多次追讨无果。现时公司突然结业,她担心多年的辛苦白费,丈夫近月做心脏手术需10多万元,而通过破欠基金索偿或长达半年,她说“十分彷徨”。
外劳可暂住宿舍至月中
工会收到海皇粥店约20名外劳求助,饮食业职工总会权益总干事招冠聪昨日向《大公报》表示,经与外劳宿舍业主沟通后,对方让外劳继续居住至本月中。香港住宿贵,外劳被解雇后不能直接于本地求职,追讨欠薪成本高昂,预料大部分人会返乡。
积金局称,截至5月8日,海皇仍未为约130名员工缴交去年12月、今年1至3月的强积金供款等约共57万元。积金局已入禀区域法院向海皇提出民事申索,如海皇最终清盘,积金局会代表员工向清盘人提出债权证明,将获分派款项存入员工强积金账户。
创办人:已动用3000万私人资金
对于被指是无良雇主,海皇粥店两名创办人萧楚基、蔡汪浩昨晚在该公司社交专页发出全文逾千字的声明,指疫后消费及饮食模式改变,粥品需求持续下滑,收入亏损问题无法改善。声明指,“我们两个七旬老翁从未放弃找办法去集资”,已用超过3000万元私人资金填补公司亏损,并说连唯一的居住物业都已被贱卖,本想继续借贷融资,但其他股东纷纷退股。声明并回应分店租金争议,指湾仔分店加租28.6%,月租由21万增至27万元,但基于当时对疫后经济复苏预判,以及体谅业主疫情期间的通融,因此当时才同意加租。
劳工处表示,已联络海皇粥店管理层及有关清盘人,要求雇主向雇员支付欠薪及解雇补偿,并尽快向劳工处提供雇员的僱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