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理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昨日通过,根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订立附属法例,进一步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特区政府表示,在全球地缘政治局势震荡升温的背景下,香港特区面对的国家安全风险可能突如其来且无法预计。特区政府必须履行宪制责任,持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订全面的维护国家安全措施,以更有效实施维护国家安全的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随时出现的国家安全风险。
有法律界人士表示,订立附属法例体现了香港的法治,可以更好保障香港繁荣稳定。设置禁地只为防止不当企图及行为,不会对周边社区造成不合理的影响。\大公报记者 义昊
附属法例包括《维护国家安全(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规例》,及由署理行政长官作出《维护国家安全(禁地宣布)令》,就国安公署职责的条文订明具体细节。附属法例昨日刊宪,即时生效。
涵盖四大范畴 订明执行细节
有关法例涵盖四大范畴:一,清楚描述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安委)统筹、协调落实公署的监督指导意见,及国安委秘书处协助跟进落实,以更有效地实施香港国安法的相关规定。
二,针对极少数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影响重大的危害国家安全案件,附属法例订明执行细节,包括公务人员须及时向公署提供一切所需和合理的协助等;并订明相关罪行,包括没有遵从公署的法律文书,提供虚假或具误导性资料,披露公署调查资料等的罪行。
三,就香港国安法中保障公署及其人员履行职责的条文作出细化的规定,例如蓄意抗拒或妨碍公署执行职务、假冒公署人员及伪造公署文件即属犯罪;以及任何人就与公署相关的工作资料的保密责任。
四,宣布公署的履职场所为禁地,清楚标示有关禁地的详细地址及连结起来能清楚界定整个禁地范围的各点的清晰坐标。相关禁地的范围均是公署单独占用的履职场所,不涉及私人民居,也不会对周边社区造成不合理的影响。
政府发言人表示,在全球地缘政治局势震荡升温的背景下,香港特区面对的国家安全风险可能突如其来且无法预计。因此,特区政府必须履行宪制责任,持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及执行机制,制订全面的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包括就《香港国安法》关乎公署的职责的条文制订附属法例,以更有效实施维护国家安全的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随时出现的国家安全风险。
发言人指出,两项附属法例,对保障公署依据《香港国安法》规定有效履行职责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附属法例将会在立法会进行“先订立,后审议”程序,特区政府会推动尽快完成审议,以期“早一日,得一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发言人强调,根据《国安条例》制订附属法例,只是在本地法律层面就《香港国安法》中有关公署的职责的规定,订明具体细节,不会影响一般市民的生活,亦不会影响机构和组织的正常运作。划为禁地的地方均不涉及私人民居,亦不会对周边社区造成不良影响。
与特区政府各部门更好协作
法律界立法会议员林新强表示,5月12日国务院公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提出要“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今次特区政府订立附属法例符合白皮书要求,更好厘定了国安公署在香港的权力和职责,推动与香港特区政府各部门更好协作。这体现了香港的法治,更保障了香港繁荣稳定。
中国法学会理事、执业大律师马恩国指出,将公署的履职场所划为禁地意在保护公署工作的权威性,以及相关场所存有文件的隐秘性,并不是说市民靠近相关地点就会被拘捕。他指出,相关禁地的设置只防止不当企图及行为,相关禁地的范围均是公署单独占用的履职场所,不涉及私人民居,亦不会对周边社区造成不合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