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有多间企业负责人表示,期望引入G1机器人,用作线下推广。有本地企业表示,人形机器人目前主要作为推广打卡之用,亦有负责人表示正探索机器人更多的可能性。
有效制造宣传亮点
香港品牌总商会会长黄毅超表示,当前社交媒体讲求“抢眼球”,机器人的新奇性能有效制造宣传亮点,相信第一个阶段商家未必需要机器人参与到店面运作,而是进行推广宣传,例如成为一日店长,吸引市民消费打卡。
他指出,因商家需以“全套服务”形式租用,若租金在1万元以下会考虑租用,“社交平台单日广告费动辄2、3万港元,而机器人能带来更直接的线下互动效益。”
保洁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陆咏仪表示,现时引入机器人主要考虑应用在零售层面,期望透过机器人提升品牌推广效果。她亦指出,公司计划推出机器人擦窗服务,现时正在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并期望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通渠等高风险作业,“通渠工作常涉及沼气等危险环境,机器人的介入能大幅降低工人风险。”\大公报记者 华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