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近年申请公屋平均轮候时间
【大公报讯】记者曾敏捷报道:简约公屋开始陆续入伙,房屋局首个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昨日出炉。截至今年三月底,一般申请者的公屋综合轮候时间为5.3年,长者一人申请者综合轮候时间为3.3年,与传统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一致。有智库分析认为,公屋轮候长期向下走势不变,可望在2026/27年度达标,将公屋综合轮候时间降至4.5年。
房委会昨日公布最新公屋轮候数字,截至三月底,轮候册上有11.64万宗一般申请,按季减少2200宗,与2020年9月底最高位的15.64万宗相比,下降26%;非长者一人申请有8.63宗,与上季相若,但较2015年12月底最高位的14.37万宗,下降40%。
今年首季共有约4700宗一般申请获编配公屋,其中440宗为长者一人申请。期内约2300宗获安排入住新落成公屋,约1500宗入住屯门显发邨、约800宗入住深水埗白田邨;其余2400宗获安排入住翻新单位。
长者一人申请微降至3.3年
公屋平均轮候时间方面,一般申请者维持在5.3年,长者一人申请者则较上季微跌0.1年,降至平均3.3年。房委会表示,主因过去12个月,近六成申请者获安排入住翻新单位,当中八成单位位于市区或扩展市区,这些申请者,较入住新界区公屋的人士轮候时间平均长约两年;长者一人申请者因逾四成获配新界区单位,平均轮候时间得以缩短。 房屋局昨日首次公布同时纳入传统公屋及简约公屋计算的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截至今年三月底,一般申请者及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分别为5.3年及3.3年,与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一致。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在社交平台表示,今年首季共有约4800宗一般申请个案,获安排入住传统公屋或简约公屋,当中约80宗入住元朗攸壆路简约公屋,对是次公屋综合轮候数据未发挥显著作用,但简约公屋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仅3.3年,相对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5.3年,有明显的分别,可见简约公屋确实能帮助有需要的基层市民及早改善生活环境。她说团队会努力落实好各个项目,朝2026/27年度“公屋综合轮候时间”下降至平均4.5年的目标进发。
身兼房委会委员的立法会议员梁文广相信随着更多简约公屋住户入伙,有望进一步改善公屋轮候时间。梁文广说,对公屋轮候现况感乐观,认为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会持续改善,公屋综合轮候时间亦能如政府预期,稍后降至平均4.5年。他又指,随着简朴房的立法讨论及审议,现时的临时房屋,有需要作好定位及分工,以应付取缔劣质㓥房的安置需要。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叶文祺指出,最新一季获编配公屋单位多属市区或扩展市区的新建或翻新单位,其中较多是已轮候公屋多年的积累个案,平均轮候时间较新界申请者长约两年,因此“拉高”平均轮候时间;从一般申请者数目持续下降的趋势中可见,轮候队伍正被持续有效消化。他认为,年内轮候时间有机会在现有水平持续波动,但长期向下走势不变,可望在2026/27年度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