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谢霆锋演唱会吸引海内外歌迷湧港,带动旅游、餐饮及周边消费。
香港盛事活动一浪接一浪,多元魅力持续绽放,为香港增添人气,带来财气。政府预计,2025年上半年的各种盛事,可以吸引约84万旅客,为香港带来约33亿元的消费额,亦会带来约18亿元的经济增加价值。
多名旅游业界及立法会议员一致认为,数据证明盛事活动的成效显著,面对访港旅客的旅游新模式,进一步做好协调、配套、并联动商界推广盛事,才能够发挥盛事活动的最大效益。\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伍轩沛
旅发局昨日公布,今年四月份380万旅客人次访港,较去年同期增13%,累计首四月达1600万人次,按年多近一成。旅发局表示,多个客源市场的增长势头持续,其中来自台湾、日本、韩国、菲律宾及印尼的访港旅客人次,均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20%;澳洲的访港旅客更录得超过30%的显著增长。政府表示,未来陆续会有大型活动吸引旅客,欢迎旅客以不同模式来港旅游。
首四月访港客破1600万人次
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认为,香港近年启动多项盛事活动,打开盛事经济的条件,成效显著,以启德体育园为例,自从启用至今,体育盛事如七人榄球赛,演唱会如谢霆锋演唱会,无不座无虚席。
“能来的旅客本身就是高消费的群体,要知道一张门票不便宜,表演多为晚间举办,看完之后,不少人会留港消费。”他指出,除了表演,也有不少展览盛事,例如过去在三月举办的第10届Art Central艺术展览,吸引不少高端客人来港,“我有一名医学界朋友,三月是来港参加会议,他们与合伙人就是看中了这个艺术展,所以来港进行会议,这些都是上流人士,无论是消费能力还是消费品味,也是高端客群。”
批发及零售界立法会议员邵家辉认为,体育盛事及展览盛事,也是吸引不同层次旅客的活动,而且渐见成效。但他认为,业界需要思考“如何才能留得住高端客人,让他们能够再留多一晚”,例如将同等价位的住宿、餐厅、展览等,组成销售组合,让客人可以既方便,又享受地一次过体验活动,相信能够吸引到更多高端客户来港。
自新冠疫情后,全球旅客旅游模式改变,除了传统景点游,近年不少访港旅客走入社区深度游,政府正在不断研究,发掘更多新景点。
学者:香港社会稳定 活动种类多
旅游学者、职业训练局酒店及旅游学院课程总监黄家荣分析,现时香港盛事活动种类多,除了传统的节庆活动、文化及展览活动,随着启德体育园启用,可以举办更多大型国际体育盛事和演唱会,建议将来可以举办更多世界级的计分赛,吸引更多高消费旅客来港。
面对美国关税战和地缘政治因素,黄家荣认为,仍要观望关税战对环球经济的影响,但香港本身仍然有不少优势,例如部分国家或邻近地区受到战争影响,日本又有地震传闻,香港始终是安全城市,加上国际化和活动种类多,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宣传策略方面,他认为,现时聚焦社交平台、网红和KOL(Key Opinion Leader,即“关键意见领袖”)的方向正确,可同时配合展览活动,向商务旅客加大宣传,来港洽谈生意同时带同家人来港旅游,达致杠杆效应,“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很好,开了一个好的势头,展望下半年仍然非常乐观,不论访港旅客数字、消费额和经济增加价值会更加好,全年盛事活动数据相信更胜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