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甯汉豪:检讨机制 更精准发验窗令

2025-05-17 05:01: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审计署早前发表审计报告指出,屋宇署的强制验窗计划推行不如理想,有机会忽略一些高风险楼宇。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昨日在立法会政府账目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会检讨现行制度。

  审计报告指出,截至去年,有约2.6万份强制验窗令未获遵从,当中43%逾期超过3年至11年半。根据现行机制,大厦如在5至10年内曾收过验窗令,即使过去一年发生堕窗,屋宇署不会再要求该大厦强制验窗。在2023年及2024年,就有31幢楼宇因为曾发生堕窗事故,而未被列为“目标楼宇”。

  立法会政府账目委员会昨日召开公开聆讯,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表示,屋宇署除了按大厦楼龄发出强制验窗通知,对过去一年曾发生堕窗事故的楼宇,亦会考虑纳入需发出验窗通知的楼宇名单;按现行做法,若该楼宇在事故发生前已曾收过强制验窗通知,署方就未必因应堕窗事故再发出验窗通知。

  她认同这个做法应该检讨,“因为过了一段时间的验楼通知,就是过了一段时间,既然去年跌窗,应该尽量纳入再出通知,这一点我们已请署方再作检视。”她表示,屋宇署需就近年楼宇堕窗事故的统计数字进行分析,有助将来更精准地拣选楼宇以发出通知。

  对于有议员关注,按照机制,一个屋苑内若有个别大厦或单位的风险评分高,整个屋苑都会被要求强制验窗,是否符合成本效益。甯汉豪回应称,若风险较高的窗户涉及公用地方,难以由一幢楼宇的业主负责,而是需由法团处理,但她认同若涉事窗户不属于公用地方,就未必需要整个屋苑验窗,希望屋宇署考虑调整做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