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中大领导国际研究证实内地研发药物D3S-001抗癌成效显著。图为研究团队成员莫树锦(左)医生及龙浩锋医生。右图:余先生表示,经转介参与中大临床研究后见成效,肿瘤分别缩小及消失,气喘情况亦有所减少。
近年有内地的生物科技团队研发出新一代KRAS-G12C抑制剂D3S-001,能提高标靶抑制效率并克服癌症治疗耐药性,为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中大医学院领导的跨国团队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证实内地研发的新一代KRAS-G12C抑制剂D3S-001,能更有效治疗肺癌、结直肠癌、胰脏癌等多种癌症,逾七成参与研究的晚期肿瘤病人服药后,肿瘤有明显缩小或完全消失;而且该药物副作用轻微,每日只需服药一次,患者长期使用方便且安全。有关研究结果已于顶尖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大公报记者 卓彤
KRAS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胰脏癌等常见致癌因素。KRAS-G12C为最常见的KRAS基因突变亚型,约有11至1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有此基因突变。过去,针对KRAS-G12C基因突变的标靶药物疗效有限,尤其在结直肠癌中需结合其他药物,例如抗EGFR抗体,才能提升治疗效果。因此,近年有内地的生物科技团队研发出新一代KRAS-G12C抑制剂D3S-001,旨在提高标靶抑制效率并克服癌症治疗耐药性。
由中大医学院领导的跨国团队,向42位晚期实体肿瘤病人进行临床研究,测试药物的安全性、耐药性和最佳剂量。结果发现整体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超过70%,反映此组别中有多于七成患者的肿瘤有明显缩小或完全消失;而用以评估治疗后没有出现恶化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则达97%;六个月无恶化存活率亦达70%。
至于另一组20名曾接受过KRAS-G12C抑制剂治疗但病情恶化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参与,并接受D3S-001治疗,以评估D3S-001的疗效。结果整体客观缓解率为30%,疾病控制率则为80%,显示D3S-001对耐药患者仍有一定效果。
患者长期服用安全
部分脑转移患者经治疗后,脑内肿瘤缩小或病情趋稳定,显示D3S-001可能能够穿透血脑屏障,渗透至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疗效。另外,团队通过血液检测发现,患者如果在治疗后的KRAS-G12C的突变等位基因频率(mutant allele frequency, MAF)迅速下降,甚至完全消失,治疗效果比其他患者更好。
68岁烟民余先生数年前患上肺癌,曾接受免疫治疗及化疗,但肿瘤反而增大,后来更出现抗药性情况。他参与中大医学院D3S-001临床研究,年半前试用该药,肿瘤分别缩小及消失,气喘情况减少,现时已完成60周的治疗。
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副教授龙浩锋医生指出,是次研究结果显示,D3S-001优于第一代KRAS抑制剂,尤其在结直肠癌中单独使用即可达到高缓解率,无需结合抗EGFR抗体,这突破了现有KRAS抑制剂的限制。
对于曾接受KRAS抑制剂治疗后恶化的患者,D3S-001仍能提供30%的缓解率,解决了耐药性的问题。而且其副作用轻微,每日只需服药一次,患者长期使用方便且安全。
正进行二期临床研究
李树芬医学基金肿瘤学教授、中大医学院副院长(科研转化及创业)及肿瘤学系系主任莫树锦教授表示,现时团队仍在进行二期临床研究,希望能尽快获资金支持,开展三期临床研究,探讨D3S-001作为第一线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