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出现变化,令不少顶尖教研学者和优秀学子将香港作为工作和升学的选择。
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大学人才辈出,实力雄厚,有五间大学名列“世界大学”前百名,打造“留学香港”品牌具独特优势。近日美国发生哈佛大学被禁收国际学生事件,正好成为香港吸纳尖子的良机。
有大学校长及立法会议员表示,国际局势动荡,令更多人才想来港工作,为大学挖掘更多优秀人才提供了契机,亦将吸引到更多优秀的海外学生来港升学及规划职业生涯。不过,香港的大学在世界排名虽高,但人口面临少子化,要为未来的人才储备未雨绸缪,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港升学。建议政府设立专责推广留学香港的办事处,联同各界以产生最大的协同效应,各大院校抱团出海共同打造留学香港的品牌。\大公报记者 盛德文(文、摄录)林良坚(图) 融媒组(制作)
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大学人才辈出,实力雄厚,有五间大学名列“世界大学”前百名,打造“留学香港”品牌具独特优势。近日美国发生哈佛大学被禁收国际学生事件,正好成为香港吸纳尖子的良机。
有大学校长及立法会议员表示,国际局势动荡,令更多人才想来港工作,为大学挖掘更多优秀人才提供了契机,亦吸引到更多优秀的海外学生来港升学及规划职业生涯。香港的大学在世界排名高,但人口面临少子化,要为未来的人才储备未雨绸缪,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港升学。建议政府设立专责推广留学香港的办事处,联同各界以产生最大的协同效应,各大院校抱团出海共同打造留学香港的品牌。
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早前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香港最大的优势是国际化,很容易邀请到世界各地的教授前来。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对学术及科研界的冲击,令不少顶尖教研学者和优秀学子选择来香港工作和升学,为香港挖掘更多优秀人才提供好的契机。
中大冀5年内建研究生书院
中大正密锣紧鼓制定2026至2030年的学校规划,重点之一就是建设人才枢纽,当中教学尤其重要。中大将继续投放更多资源在抢人才和扩阔生源,随着愈来愈多非本地生来港攻读研究生课程,对校舍等资源的需求也增加。目标未来3到5年内创建首间研究生书院,“书院制能为学生带来全人教育,未来会筹建更多的研究生书院”。
为了扩阔生源,中大近年主动到各国推介香港教育,2024/25学年起,政府资助大学的非本地本科生限额提升至40%,中大现时最新比例为23.6%,“中大都升得几快,但因受制于宿位等配套因素,不能升得太快。”
卢煜明强调,未来会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招收更多精英学生,致力吸引更多不同地区的优秀学生来港升学,希望提供更多机会给以往较少有学生来港读书的地区,例如我们有一些创新性项目,包括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的重点学校,邀请他们的辅导升学老师来香港,多认识一下我们,觉得中大可以是他们学生未来升学的其中一个选项,“未来我们在这方面会做得更多,选择更多的地区和学校作推广。”
立法会议员周文港表示,香港面临少子化,需要未雨绸缪,加强人才储备,吸引更多外地生来港升学,打造教育枢纽。对比十年前数字,中学文凭考试(DSE)考生有超过7.4万人,但去年DSE考生已降至约4.3万人;去年本港出生率只有3.25万人,这批婴儿未来上大学时,有部分未必会留在香港升学,“在少子化的挑战下,香港要有丰富的生源,全世界都在抢生源,香港其实已经是迟了起步”。
留学办可加入不同政府部门
周文港指香港的高等院校质素非常高,有五间大学排名在全世界百名内。在亚洲四小龙中,新加坡得两间,韩国得两间,中国台湾是0。即使传统的留学国家,如澳洲只有6间,新西兰是0间,英国有12间。若将香港与内地7间排名世界前百名的大学相加,合共有12间大学,发展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有非常好的优势。
周文港建议政府设立专责推广留学香港的办事处,并联同各界以产生最大的协同效应。教育局过去以规管教育为主,未来在教育服务推广方面,建议设立专责留学香港的部门,加入商经局、贸发局、驻外经贸办等部门,除了政府出公帑营运,各大院校都要一齐努力,从招收非本地生学费中抽取一定比例收入作营运推广,“我哋一定要抱团出海,不要单打独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