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智方便”整合政府App 一网通办

2025-05-25 05:01: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黄志光表示,“智方便”将整合成“一网通办”平台,方便市民使用政府服务。右图:为鼓励长者使用“智方便”,数字政策办公室在社区支援点设置“智方便”自助登记站。

  特区政府各部门的应用程式(App)繁多,甚至一个部门就已有几个程式。数字政策专员黄志光昨日表示,将整合应用程式“智方便”作为“一网通办”平台,市民毋须下载不同政府部门的应用程式,有信心今年年底能够做到“一网通办”。

  黄志光指出,已有超过1100项不同政府服务或表格放入“智方便”,远超目标,未来如有任何新服务,“智方便”亦必须能够支援。\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

  去年政府提交立法会资料透露,从2019年至2024年间,各政策局或部门先后开发116个流动应用程式,当中38个已下架,包括“安心出行”、“香港美食车”、“一日一问《基本法》”等。部分的下载量不如理想,例如截至去年,屋宇署“窗安无事”程式总下载量仅6000次,每年维护成本却要12万元。2023年8月推出的环保署“泳滩水质预报”程式,截至去年文件显示,总下载量仅1900次。

  将增“小程序平台”功能

  黄志光昨日在一个电台节目上表示,将整合应用程式“智方便”作为“一网通办”平台,市民毋须下载不同政府部门的应用程式,有信心今年年底能够做到“一网通办”。他指出,已有超过1100项不同政府服务或表格放入“智方便”,远超目标,未来如有任何新服务,“智方便”亦必须能够支援。

  他表示,现时“智方便”总登记人数接近350万人、下载量800万,而每日有逾10万次使用量,反映功能受市民欢迎及接受,他期望今年底登记用户可增至400万。

  “智方便”将设有“小程序平台”的新功能,市民登入后,可直接使用不同政府部门的服务。透过设置“小程序平台”,黄志光希望推动部分部门将其使用量较低的应用程式下架,再转移到“智方便”,目前仍有70多个应用程式运作中,目标在未来两年,将当中一半转移至“智方便”。

  被问到较受市民欢迎的应用程式,例如“我的天文台”、“香港出行易”等会否继续独立保留,黄志光表示,有些应用程序的业务系统较复杂,将会继续保留,数字办会探讨将这些程式的一些热门功能,同步设置在“智方便”内。

  议员:可节省维护程式成本

  立法会议员杨永杰接受《大公报》访问表示,将使用量低的App合并在一起,有助节省政府支出,尤其是在财赤时期,小数怕长计。据他了解,一个App的研发就需要数以百万元,再加上日常维护需要每月逾10万元。

  现时部门内部和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数据和资讯并不互通,成为发展智慧政府的一大阻碍,“各部门疯狂地推出App,加起来超过100个。”杨永杰举例,虽然运输署将“香港乘车易”、“香港行车易”及“交通快讯”整合为“香港出行易”,但之后又开发多个新App,包括“入錶易”和“易通行”。

  杨永杰认为,同部门或类似功能的App应该要归纳一起,否则只会浪费公帑,霸占市民手机的容量,“要实行智慧政府,不能以量取胜吧?”他建议参考内地,将更多应用程式整合,例如深圳统一政务服务App“i深圳”,广东省政府近年亦加强应用“粤系列”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和民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非常实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