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良政善治谱新篇2/特区打造盛事之都 旅游业强劲复苏

2025-06-28 05:01:4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承接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的热度,政府推出《九龙城寨光影之旅》电影场景展吸引旅客。

  旅游业是香港的经济支柱之一,但在新冠疫情期间遭受重创。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过去三年的施政报告,均在旅游业方面有所着墨,加强催谷旅游业复苏。特区政府把握中央出台的多项惠港措施的机遇,推出多项措施和数百项盛事活动吸引游客,访港旅客人次稳步增长,实现“旺丁又旺财”。数据显示,本港去年全年共录得接近4500万旅客人次,按年增加三成;今年单是首五个月,访港旅客已录得约2000万人次,按年上升18%。\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文) 何嘉骏(图)

  在九龙城的九龙寨城公园,5月尾以来,摇身变为打卡热点,就算在非周末的日子,到访的海内外游客与本地市民络绎不绝,他们为参观在这里展出的《九龙城寨光影之旅》电影场景展。“九龙城寨的场景,经常出现在影视和游戏作品中,它的神秘感,吸引我前来打卡”,来自上海的梁先生表示,正是听闻电影场景展在城寨原址开放后,特意将这里列为访港行程之一。

用好惠港措施 把握发展机遇

  这个电影场景展是“香港龙城深度游”响头炮项目,也是特区政府于今年5月宣布推出九个旅游热点项目之一。距离寨城公园不远的启德体育园,今年3月开幕以来,Coldplay、谢霆锋等一众巨星已在此举办多场演唱会,还有七人榄球赛等体育盛事,吸引不少旅客到九龙城游玩和消费,带动地区商户生意。在九龙城经营小曼谷餐厅的林先生向《大公报》表示,启德体育园开幕后,每有演唱会等活动,生意额可增长20%。加上电影场景展开放后,生意额再增20%。

  今年的内地五一黄金周,香港各区遍布游客足迹,从尖沙咀广东道名店门外大排长龙,到坚尼地城新海旁、旺角天桥等新兴的“港味”打卡点,以至西贡万宜水库东坝等郊外,游客人头湧湧,整体访港旅客按年增长22%。疫情后的香港旅游业,在国家的坚实支持和特区政府的致力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复苏力。

  事实上,疫情期间本港旅游业冰封,直至2022年底逐步恢复与国际的免检疫往还,但全年访港旅客数字仍较疫前下跌99%。2023年2月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旅游复苏如箭在弦,特区政府接连推出多项振兴旅游业的措施,包括启动大型全球宣传活动“你好,香港!”推出“好客之道”运动、“香港夜缤纷”活动等。2023年整体访港旅客增至3400万人次,过夜旅客占一半,比例较疫情前高。

  随着中央推出多项挺港惠港措施,包括扩大个人游城市、提高过关免税额、重启深圳“一签多行”等,特区政府抓紧机遇,举办不同类型的大型盛事。本港去年举办了超过240项盛事活动,今年上半年就至少有93项盛事活动,特区政府预计可吸引约84万旅客,为香港带来约33亿元的消费额、约18亿元的经济价值。

  推动“无处不旅游” 吸高消费旅客

  因应疫后旅客出游模式转变,去年施政报告提出要打造香港旅游新面貌,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于去年底公布《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提出四大发展策略、合共133项措施,落实“无处不旅游”理念,其中包括吸引高消费旅客。

  《蓝图2.0》提出“邮轮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今年的“香港盛汇超级三月”,就有17艘大型邮轮泊港;单是3月9日,有4艘邮轮泊港,带来约5400名来自31个国家及地区的旅客,若以访港邮轮旅客在岸上的人均消费约为3000元计算,估计为香港带来约1600万元消费额。会展旅游亦有利吸引高增值旅客,2024年访港过夜会展旅客达142万人次,按年增加约一成,人均消费较整体过夜旅客高约四成。

  推9旅游热点 发掘工业品牌游

  疫后旅客旅游模式转变,行政长官在2024年施政报告宣布,成立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今年5月,工作组公布落实推行9个具香港特色的旅游项目,种类涵盖生态、文化、美食等,除了九龙城寨电影场景展,还有香港工业品牌旅游、维园市集、旧城中环深度游等,将现有旅游资源整合串连并加以深度丰富,打造成旅游热点,迎合不同旅客喜好,为香港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特区政府连串旅游措施下,旅游业增长势头保持强劲,去年访港旅客人次按年升三成,内地仍是最大的客源市场,旅客人次按年增27%,非内地旅客增长更显著,按年升44%,东南亚市场表现尤其强劲,长途市场包括美国、加拿大、澳洲、欧洲,访港旅客人次按年各增加约50%。旅发局预计,今年全年访港旅客可望达4900万人次,按年升约1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