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港逾百项目采组装合成法 冀推广海外

2025-07-07 05:01: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位于火炭的小学新校舍透过MiC技术建成,今年初正式投入服务。

  【大公报讯】记者陈杰报道:发展局近年积极推动业界采用“组装合成”(MiC)建筑法,提升生产力和成本效益。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昨日在网志“局长随笔”中指出,现时已经有超过100个政府及私人项目采用MiC建筑法。局方会继续在本地和海外推广这种先进建造方法,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组装合成”建筑科技和建造中心,令其MiC建筑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建筑品牌。

  甯汉豪表示,最近粤港两地合办了一个大型推广活动──“‘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周”(发展周),除促进各地交流及将MiC推广至国际,亦公布了一系列强化措施以完善MiC产业链的发展。MiC建筑法涉及不同建筑组件,广东省为组件的生产基地,而香港在研发、认证、海外推广方面有独特优势。今年6月23至28日,发展局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建厅)等合办一系列发展周活动,既汇聚“政、产、学、研”,同时亦宣布多个重要举措,包括发布《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和首份“组装合成”年度需求预测,以及颁发“组装合成”制造商认可计划证书予首批八间认可制造商。

  建科院与港大合作 订湾区标准

  在发展周启动礼上,由广东省住建厅和发展局共同领导的粤港澳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联盟(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粤港澳相关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专家学者组成,助力粤港澳建造业升级转型。

  此外,建科院向首批八间在“组装合成”制造商认可计划下通过严格评审的制造商颁发认可证书。建科院会积极在海外推广MiC技术及认可计划,为认可的制造商开拓国际市场。建科院正与香港大学模块组合建造实验室及广东省建科院合作,共同制订及完善MiC相关的湾区标准,助力MiC技术走出世界。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表示,“组装合成”市场需求量非常大。预测未来五年完工的楼面面积约250万平方米,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及政府大楼等。

  发展局亦于近期积极向国际市场推广“组装合成”建筑法,包括接待来自卡塔尔和爱尔兰的代表团,他们都表示对这种高效建筑方法很有兴趣。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上月亦率领同事前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介绍这种创新技术的优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