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刘绮丽副校长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範。”这句话恰当地形容了中西区圣安多尼学校刘绮丽副校长的名师风范。在中文课堂上,她用专业的教学能力和新颖的教学设计传授学生知识;在课堂外,她耐心地引导学生遵守规矩,聆听学生的心声,发掘学生的潜能。
活用教学策略 陶冶审美情操
刘绮丽副校长曾担任中文科主任,她的教学获得同侪的高度评价。每年的考绩观课,刘绮丽副校长的课堂总是精彩纷呈,她善于运用游戏化或情景式的课堂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语文技巧,同时陶冶审美情操。“老师必须拥有灵活的头脑和出色的传意技巧”,刘绮丽副校长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要能活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出活泼的课堂活动。”她回忆,在教授“疑问、反问、设问”时,她把这三项容易混淆的问句变成三兄弟,赋予它们性格特色,学生们则扮演“中文特工”,任务是分清三兄弟。趣味的教学形式加快了学生们消化知识的速度。
与时俱进 了解教育最新趋势
当然,为人师者,自身学养和知识根底也必须扎实和深厚。刘绮丽副校长表示,小学阶段的学生视老师为偶像,把老师说的一字一句都会记入心田。因此老师必须教授孩子们正确的知识,绝不能指鹿为马,蒙混过关。刘绮丽副校长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总是不断进修,了解教育的最新趋势和政策。同时,她鼓励同事们也要与时俱进,切勿故步自封。
刘绮丽副校长对学生要求严格,她非常重视学生的规矩和习惯。“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会自律、学会守规、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刘绮丽副校长表示,“老师在这个时期的作用十分关键,他们必须告诉学生需要遵守的规矩,犯规有什么后果,是其是非其非,不能太多宽松。”但同时,教育之本是仁爱,刘绮丽副校长又是一位严而有爱的仁师。面对犯错的孩子,她主张用仁爱、包容、理解的态度引导他们,给他们改过的动力,让孩子们感觉到被爱和被尊重。“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又要面对升中的压力,因此较常出现偏差行为”,刘绮丽副校长指出,“我总是以‘先情后理’的策略,以同理心理解孩子们出现偏差行为的原因,循循善诱。”作为学生们的“妈妈”和“大姐姐”,刘绮丽副校长总渴望把爱的种子种在每一个孩子心中。
在圣安多尼学校62周年校庆上,刘绮丽副校长创作了校庆的主题──“携手.追梦.放异彩”,这一主题寄托了她对每一位学生的期盼。她推崇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希望能培养能力各异的学生在各种领域绽放人生的光芒。在刘绮丽副校长看来,孩子们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潜能,教师需要细心观察,耐心了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才能发掘这些隐藏的潜能。刘绮丽副校长回忆,有一个学生对中文毫无信心,她便鼓励这个学生和她学习诗歌朗诵,参加朗诵节,重拾自信的学生最终拿到了优良的中文成绩。
“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刘绮丽副校长总结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我们的教育要为孩子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应对未来的挑战。每一位教师都任重而道远。”
大公报记者 管大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