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仁济医院蔡衍涛小学叶敏眉副校长:一课“坟前教育”终生受用

2025-07-09 05:01: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叶敏眉老师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人’。”大埔仁济医院蔡衍涛小学的叶敏眉老师铿锵有力说出自己对教育的信念,认真的眼神同时流露一点童真。正是这份赤子之心,让这位在教育岗位上已经耕耘27载、如今已担任副校长职务的老师,能依旧深耕教学前线、充满拚劲。她将“独立思考”与“道德责任”作为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努力让这些观念深种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回顾漫长的教学生涯,最令叶老师难忘的是数年前的一次事件,她忆述一名小五学生在中文课堂上,对在沙士期间不幸殉职的谢婉雯医生出言不逊,同事将此事反映给当时担任班主任的叶老师,她知道后既心痛又难过,但她并没有选择惩罚学生,而是采取情感引导来解决问题。她主动联络学生家长,在获得家长的同意和支持后,带着这名学生前往谢婉雯医生的墓碑前道歉,穿上黑色衣服以示敬重,而在前往粉岭浩园墓园的途中,她耐心地向该名学生讲解谢医生在沙士期间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筹办活动推动中华文化传承

  “在墓碑前,我和学生一起跪下,那一刻,学生眼泛泪光,主动向谢婉雯医生道歉,我带着他朗读墓碑上的文字,让他更深入地体会谢医生牺牲的意义。”时隔近10年,当叶老师再次回忆起这段经历,依然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表示,那名学生其实只是贪玩,并非恶意,这次特殊的经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尊重与责任的重要性。尽管这名学生毕业后再未回校探望,但叶老师坚信,这就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体现。

  “教好学生”是叶老师教学生涯中坚守的使命。她表示格外重视品德教育,为了引导学生践行尊重与责任,她带领学生共同设计“班级公约”,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自我约束和相互尊重。同时,她还精心策划各种生涯规划活动,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各项任务,逐渐培养出诚信履约的良好态度。

  此外,叶老师长期积极推动“中华文化村”等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会扮演书法家、茶艺师等角色,亲历其境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她指通过这些角色扮演,学生不仅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更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了文化传承与职业伦理的重要性,真正实现知识与道德统一的教育信念。

  耐心陪伴 助少年重拾自信上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叶老师始终信奉的教育座右铭。多年来,她一直坚持记录每位学生的成长历程,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她会设计分层任务,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跟上学习进度;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她会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她的课后辅导与家访足迹遍及校园周边的社区,她又指曾经有一名拒绝上学的少年,在叶老师长达半年的耐心陪伴和帮助下,重新找回自信,最终不仅重返校园,还主动参与校际比赛并荣获佳绩。家长纷纷称赞她“用耐心等待花开”,同事也对她“在严谨中见温暖”的教育风格推崇备至。

  27年的教育生涯,叶老师用爱与信念照亮无数学生的生命之路,将他们培育成“终身学习者”与“负责任公民”。她就像一点迎风不熄的烛光,在教育的道路上,努力散发温暖和光芒,展示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与担当。

  大公报记者 余风(文) 实习记者吴咏雯(视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