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农自然护理署正积极探讨将都市农业设定为绿色建筑的指标之一,以鼓励具商业元素的私人发展项目加入都市农业。政府已在马鞍山西沙路花园拨出用地设立首个都市农场试验项目;亦会在合适的公众街市设置现代化水耕农场暨摊档,推广“现耕现卖”的概念。
发展都市农业作为《渔农业可持续发展蓝图》其中一个策略,策略能否成功,最基本涉及三个环节,包括生产场地或者厂房能否进行“工业化”;水耕农场设备的生产效率及设备成本;最后是水耕菜的批发及零售价是否有竞争力。
在内地,随着科技进步及设备创新,无土栽培蔬菜种植从“大棚”走进工厂大厦。无土栽培蔬菜由于无虫害及农药残留,以人工控制生长及收成期,虽然售价较高,中、高端客群较能接受。
在本港,工厦种菜能否成功,成本及售价是关键。目前工厦价格及租值已下调,大大有助降低成本,在政策鼓励之下,水耕菜有力走进大众化市场竞争,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