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北环綫小档案
北环綫提速提效发展,特区政府拟引入国家铁路标准,结合香港标准,更新为“湾区标准”,有利吸引内地成功的企业参与工程,引入创新技术。
路政署昨日表示,国家标准领先国际,适合以北环綫项目为契机纳入国家标准,强调国标符合安全要求,内地标准包括钢结构、混凝土设计及信号系统等适用香港,但部分要按香港情况调整,包括考虑应对台风及沉降等因素。新规划加新标准,政府目标是将北环綫建造成本降低两至三成。\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
为推动北环綫项目提速提效,政府有三大突破安排,当中包括引入与铁路建造相关的内地标准、做法和资源提升建造效率;在路政署设立专责小组处理审批,精简项目整体流程和加快程序。
路政署署长邱国鼎昨日表示,香港铁路标准一向是集全世界的优质,传统上香港会参考欧洲或英国标准,现时国家铁路标准已达到世界标准,更领先国际。他认为,可以借北环綫跨境项目的契机,引入国家标准,结合香港标准,目标成为湾区标准和世界标准。
打造湾区及世界标准
他说,国家标准大部分适用于香港,例如工程上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信号系统、地基设计,有部分则要因应本港地理环境进行调整,包括风力及地质要求,应对台风及土地沉降。而香港在铁路运营上很出色,北环綫项目会保留这些原有优势。
邱国鼎表示,透过纳入内地标准,更新香港的标准,可以容许国家一些做得很成功的研究院或承建商,甚至央企,利用创新的技术参与本港的铁路项目建设。他希望整条北环綫支线,以至将来主线的工程都能采用内地标准,港铁与政府签订的协议已列明,如果将来用新标准,能有效节省成本和时间,第二部分协议能进行相应扣减。
邱国鼎表示,国家标准满足本港消防、机电,以及《建筑物条例》和《建筑地盘(安全)规例》等法规安全要求,毋须改动任何法例。被问及如何监管工程安全,邱国鼎表示,香港的优良建筑传统通常是会有一队独立的驻地盘人员,审视重要关键程序。在新标准下,会继续有一队驻地盘人员做工地质量和安全检查。
邱国鼎表示,政府已邀请香港建筑科技学院参与制订新的铁路标准,有关工作正在进行,希望可以尽快完成,相信香港建筑科技学院亦会邀请内地顾问提供协助。
主线支线产生协同效应
为加快北环綫发展,路政署将成立专责小组审批整个北环綫项目,邱国鼎表示,以往所有铁路项目都需要屋宇署审批,但通过屋宇署署长赋权后,路政署可以作为单一窗口专门处理,配合项目的进度进行审批,相信能优化整个程序。专责小组会有工程师、屋宇装备人员等相关专业团队做审批,亦会有屋宇署的专业人员。
他又提到,支线的法定程序需时约20个月,预计2027年初正式动工,主线及支线同步进行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减省成本,亦可共用车厂、信号及通讯系统等,同时加快机器及物料的审批程序。
被问及主线会否考虑分阶段通车,邱国鼎表示正与港铁商讨,当局不会放弃争取,但涉及两方面考虑,包括工程因素及要视乎人口配合,如果乘客量不足,将对财政构成一定压力,按现时的规划及沿线地区的人口输入情况,2034年通车能满足基建先行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