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教育线上/初中科学 允用AI提升教学效能

2025-07-10 05:01: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很多学校都开始在课堂和活动中加入AI元素,有小学为学生举办AI体验营。

  2024年施政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中小学STEAM(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须更新初中科学课程,旨在做好中小学课程衔接、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培育创新精神。

  教育局昨日(9日)公布更新《科学(中一至中三)课程框架》,更新的初中科学课程将由2027/28学年起于全港中一级开始实施,并逐年推展至其他级别,学校最早亦可于2025/26学年试行更新课程内容。课程框架提出,教师可适当地运用人工智能(AI)科技和数字教育工具,协助学生深入理解复杂或抽象的科学概念。\大公报记者 郭如佳

  教育局指出,更新的课程以“加强科学素养.培育创新精神”为理念,着重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强化与小学科学学习的衔接,加强实施“九年一贯”的科学基础教育,并为高中阶段学习提供所需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学习经历,以配合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GenAI批改作业须人工审核

  课程框架公布的课程内容从生物、化学、物理和地球科学等方面,设置了包括“人类生殖与遗传”、“物质与能量”、“原子世界”、“我们的地球”等13个单元,近年兴起的AI、数据处理亦有所触及。

  值得留意的是,课程框架中指出,教师可适当地运用AI和数字教育工具,包括模拟科学实验、动画、虚拟实境(VR)及扩增实境(AR)工具等,协助学生深入理解复杂或抽象的科学概念。此外,教师亦可善用科学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科学学习经历,并运用AI分析有关学生学习的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回馈与指导,有效促进自主学习及提升学习效能。

  另外,框架中亦列举于初中科学科运用人工智能(AI)教学的考量。认为教师运用AI(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辅助教学应保持与真实科学实验之间的平衡,如运用GenAI辅助设计教学材料,需清楚标示该内容由GenAI所产生,同时亦应避免将该内容用于有违学术诚信的用途。在教学过程中使用GenAI工具,教师必须确保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图文一致性。例如,当运用GenAI批改作业及试卷时,最终结果必须经由教师人工审核,以确保评核质量及学术诚信。同时,教师在进行科学课堂设计时,可适当地使用AI作为辅助工具,设计及安排合适的科学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科学思维及科学态度。

  8月底举行线上课程简介会

  框架提及,教师亦应致力培养学生成为符合道德和负责任的AI工具使用者。学生透过运用数字教育工具(包括AI)参与多元的科学学习活动,进行进阶的数据处理和反思探究过程,有效培养他们的科学及创意思维、明辨性思维及运算思维能力。

  为让学校了解更新初中科学课程的理念、学习目标、课程结构及相关学与教安排,教育局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线上简介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