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拆墙松绑/精简土地行政程序 压缩发展时间

2025-07-10 05:01: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麦萃才表示,“衙前围道/贾炳达道发展计划”是启德的延伸发展。

  根据市建局的“衙前围道/贾炳达道发展计划”(KC-017项目)的发展时间表,去年4月向区内业主收购物业业权,当中新政府联用大楼和搬迁街市工作最快在2030年才完成,完成清场工作后,向政府审批地契,取得土地持有人的法定身份,再将项目招标,预计市建局在未来6至7年,须就发展KC-017项目,持续投放超过100亿元的资源。

  市建局耗资百亿重建衙前围道/贾炳达道,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指出,“衙前围道/贾炳达道发展计划”是启德的延伸发展,整体布局是九龙城未来的重点发展,所以KC-017项目需要大规模收购市区用地才能以片区发展,但发展成本会高,不过,麦萃才强调以政府角度而言,钱未必是首要考量,满足市民需求更为重要。

  提高重建效率 吸引财团融资

  麦萃才表示,若发展商提早入场融资,可减轻市建局的资金压力,但首要浓缩项目发展时间,才能减低利息成本,他指项目每提早一年完成,能降低利息成本6至7%。但近年发展商投地意欲低,去年11月市建局的九龙城启德道/沙浦道发展计划招标出现流标,麦萃才认为项目发展时间太长:“以前项目发展没有这么多限制规范,但现在因规范多,审批程序多,导致流程慢,若能将项目发展流程压缩两三年,投资财团已省回几年成本”。他指内地由政府批地拍卖、起楼、卖楼花到入伙,只需2至3年。

  麦萃才续指,市建局的片区重建项目是可以提早将项目推出招标,但当发展商投了地,按照已批出的规划大纲图发展,过程中要经很多政府部门包括路政、环保、消防等等审批,甚至有些发展更改要经区议会同意等,繁复的行政审批加长项目发展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发展商即使早入场,但项目发展周期没有变,没有早收钱,加上现时楼价有下调可能,发展商计算过有蚀钱风险。”他建议各政府部门加强协作,压缩发展时间,才能提高重建项目效率,吸引财团融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