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在广州举办运用知识产权在大湾区创造商业价值研讨会。\大公报记者帅诚摄
【大公报讯】记者帅诚广州报道:7月10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在广州举办运用知识产权在大湾区创造商业价值研讨会,旨在支持香港同内地企业通过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在创意中创造商业价值,并开拓大湾区同全球市场,以实现可持续的商业成果,超过250名香港及内地多个城市的企业代表出席。
特区政府大湾区发展专员陈洁玲在致辞中表示,根据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的创新指数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充分印证了大湾区在全球顶级科技集群中的卓越地位。
深港穗创新指数连续5年全球第二
“去年底,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确认的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筹建机构,促进香港成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力。”陈洁玲表示。
在主题演讲环节,柳沈专利事务所合伙人程驰表示,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新收涉港澳台知识产权案件51宗,广州知识产权法庭审结涉港澳案件78宗。
倡尽快实施国际商标注册制度
对于港企在内地知识产权保护,她分别从商标和品牌、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她认为,企业在品牌立项之初,应提前在内地申请商标,并储备备用商标资源,避免因商标被抢注而陷入被动;其次,由于品牌仿冒的风险普遍存在,企业应采取在重点市场注册商标,密切监视市场等措施,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另外,针对一般性技术方案,企业还可采用防御性公开专利的方式,避免被诉侵权。
麦仕奇香港事务所合伙人苏光诒则表示,香港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服务对内地企业发展也将起到助推作用。他透露,2023年内地申请人在香港提交专利申请数达4100多件,对于香港而言,同年度来自境外的商标申请中,来自内地申请人的申请达11000多件,排名第一。“香港的知识产权注册费用相对低廉,既与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的保护制度接轨,又能够了解内地市场发展的需要。”
苏光诒建议,香港应设立本地专利代理服务的规管安排,推进在港实施《马德里议定书》的筹备工作,尽快实施国际商标注册制度,并与中央政府研究把相关知识产权国际条约适用于香港。
的近律师合伙人陆靖平认为,选择香港作为知识产权商品化的门户,对于内地企业有多项优势。他说,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是全球第三受欢迎的仲裁机构,还可享受“专利盒”的税务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