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团结香港基金会昨日就改善香港的晚期照顾政策提出5项建议。
【大公报讯】记者龚学鸣报道:随着本港人口老龄化加剧,完善晚期照顾的迫切性愈见显著。团结香港基金会昨日(10日)发表一份有关晚期照顾的研究报告,就改善香港的晚期照顾政策提出5项建议,包括强化预设照顾计划发展、透过三层教育策略优化生死教育、建立医社协作平台、提升乐龄科技应用以及强化“在居处离世”时的支援配套。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叶文祺表示,发展晚期照顾不仅可以满足晚期病人的需要,减轻其照顾者的压力,更具成本效益,预计更完善的晚期照顾服务可以为市民、政府及社会节省每名病人逾9万元的医疗开支,提升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
优化生死教育 建立医社平台
基金会建议,政府可为本港制定标准化的“预设照顾计划框架”,让家庭成员参与,并统一医疗及社福服务的相关讨论范围,同时界定专业人员的不同角色。至于本港社会生死教育讨论度不足,则建议政府推行三层教育策略,涵盖学校、社区及专业人士,提升社会对死亡及临终议题的理解与接纳,改善晚期照顾服务质素。
基金会指出,由于香港的晚期照顾服务协调不足,导致照顾支援零碎,对病人、照顾者及服务提供者均造成挑战。基金会建议政府建立互通的医社协作平台,与“医健通+”整合,促成医疗与社会照顾的跨界别纪录共享,并考虑与一站式乐龄科技服务平台合作,将乐龄科技推广融入常规护理,从而改善晚期病人及照顾者的照顾质素和生活质素。
此外,基金会建议政府建立分级服务模式,加强发展社区晚期照顾服务,并加强基层医疗培训、扩大纾缓治疗网络等,让适合的晚期病人留在社区接受服务,支持其在居处离世的选择,并扩展公众殓房服务以配合在居处离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