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孙玉菡强调,医管局不会把照顾者的病历交给社署,市民不用担心私隐问题。右图:有立法会议员认为,现时全港有近四十万照顾者,如措施试行顺畅就应尽快扩展。
特区政府加强支援照顾者,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昨日表示,明日(14日)开始落实试点计划,社会福利署与医管局合作,若发现有领取低收入照顾者津贴的照顾者入院,医管局会通报社署,社署立即派员上门支援家中的被照顾者,直至照顾者出院。有双老照顾者认为新措施让他们“个心有底,万一有事,也不用太担心”。
有立法会议员认为,新措施能够帮助照顾者减轻压力,有助减少发生社会悲剧;因应全港有近40万照顾者,若措施试行顺畅,期望扩张服务范围。\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
基层照顾者压力过大问题一直引起社会关注,近日深水埗发生伦常双尸命案,一对居住唐楼㓥房、同母异父的姊弟被发现在单位内烧炭身亡,据称男死者生前需长期照顾姐姐,怀疑有人生活压力大。
安排暂讬或送食物服务
孙玉菡昨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全港现有约9000人领取低收入照顾者津贴,由明日起,社署将与医管局合作,当发现有领取低收入照顾者津贴的照顾者入了医院,将启动通报机制,社署会立即派员上门,了解被照顾者是否有生活需要,或是否要安排暂讬或送食物等服务,直至照顾者出院为止。
孙玉菡表示,有关计划只是第一步,不需要事先登记,如果运作畅顺就有条件扩展。他强调,医管局不会把照顾者的病历交给社署,只需要知道住址、电话等资料。
他并表示,当局亦会在一至两星期内,在沙田及观塘试行由关爱队探访在公屋居住的“单老”及“双老”住户,了解他们是否有生活需要,例如是否要安装平安鐘等,亦会向他们介绍社福机构的服务。
至于照顾者支援热线182183,孙玉菡表示,热线运作了20个月,接获约9.5万个来电,约四成是情绪支援。热线至今转介约1600宗个案到社福机构跟进。
“个心有底” 减轻压力
住在荃湾的蒋婆婆今年68岁,与年长两岁的丈夫一同生活,无儿无女,生活全靠两人互相扶持,也甚少有亲戚往来,是典型的“双老”家庭。两人均患长期病,丈夫行动不便。蒋婆婆昨日得悉将推出新措施,认为新措施能够帮助基层照顾者,“大吉利是讲句,我就算入院,起码都有人知道家中还有个伯伯需要照顾,有人会去看看他,等我出院。个心有底,万一有事,也不用太担心。”
蒋婆婆说,丈夫患有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每次打针都要扶丈夫起身,我一个人当然吃力,自己都就快企不稳,更要照顾一个老人家,但没办法。”她最担心是若自己有什么万一,哪怕是入院,丈夫便无人照顾,“所以平时生活很小心,希望自己没什么大事发生,不会比他走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