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政府昨日公布规管网约车框架,并计划在今年第三季提交主体法例修订建议。\大公报记者 林良坚摄
网约车规管方案出炉。政府建议营运平台、司机及车辆都要领取营运许可证。平台及司机牌照有效期5年,车辆牌照有效期1年,可每年续期至最多5年。司机数量不设限,但网约车车辆数量会设上限,正研究具体数字。网约车平台设入场门槛,必须是香港注册公司,有营运经验、资本投入及财力证明,当局考虑每个网约车程缴交征费,并按旗下车辆数目缴交平台牌照费。运输及物流局争取今个立法年度完成主体法例立法,明年上半年敲定细节安排并纳入附属法例。
交通咨询委员会期望规管落实后,的士与网约车并存互补,满足乘客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有立法会议员认为设立网约车规管框架是行前一步,可见政府有决心回应社会声音。\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 曾敏捷
特首:网约车问题复杂 但不应再拖
网约车在港出现第11年,政府踏出立法规管网约车第一步。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在行会前见传媒时表示,网约车问题复杂,但不应再拖,他要求运输及物流局按7大原则,制定立法方案,包括规管平台营运、车辆要求、司机资格、保险要求等,强调须营造网约车与的士共存的环境,为市民提供优质网约点对点出行服务。
运输及物流局昨日向立法会提交文件,就规管网约车服务提出立法建议,目标是在今年第三季提交主体法例修订建议,争取今个立法年度内完成审议,明年上半年敲定细节安排并纳入附属法例。
政府建议,网约车司机数量不设限,但必须年满21岁、持有驾驶执照最少1年,申请牌照前5年内无严重交通定罪纪录,并需通过指定考核。现时拥有的士驾驶执照的人士毋须再作另行考核,便可以向运输署申请取得驾驶网约车的资格。
牌照有效期5年 不得转让
网约车必须以个人名义登记,申请许可证时车年龄不得超过7年、须买第三者保险,亦要每年验车,许可证有效期为1年,不得转让但可续期,最多5年。网约车更可向多于一个网约车平台注册,并接受由不同平台安排的行程。
网约车平台牌照有效期为5年,同样不得转让,运输署会就持牌平台服务作中期评核,决定是否延长有效期。平台必须是香港注册公司,在香港常设行政人员及办事处,每间公司只可持有一个网约车平台牌照,就旗下车辆及司机作尽职审查,更要监察司机服务质素,设立处理投诉机制及司机服务评分系统。任何人如没有持有有效的牌照而提供网约车平台服务即属违法,可被处监禁及罚款。
营运规定方面,平台可因应市场情况自订车费,但须于行程开始前让乘客知悉收费安排,亦不得就旗下网约车及司机向其他平台注册作出限制,政府更建议平台须确保营运资料收集、传输及储存的方式符合所有本地法例,并将相关资料储存于本港。政府考虑每个网约车程向平台征费,并提供资源用以支援的士行业提升其服务质素,促进行业持续发展,从而惠及市民。
交谘会欢迎:缔良性竞争环境
交通咨询委员会对规管网约车服务的立法建议表示欢迎,交谘会主席张仁良认为,随着科技进步和出行模式改变,近年透过网约渠道预订及提供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已成为国际趋势。规管网约车服务,能为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市场缔造一个良性及可持续发展的竞争环境。期望在有关规管落实后,的士会继续保持现时的优势,亦与网约车两者并存互补,满足乘客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委员陈学锋认为,设立网约车规管框架是行前了一步,可见政府有决心回应社会声音。他认为,网约车需要交保险费用等要求非常合理,至于网约车以后的价格会否调整,相信市场会按需求调整,政府可按市场需求再慢慢打磨这个规管框架。他亦关注,现时框架提出网约车平台、车辆及司机三方分别发牌,并非一人一车的形式,或会衍生出一架有牌私家车由多个不同司机分更运作的模式,或有违网约车营运模式及灵活性。
立法会议员陆颂雄欢迎政府提出规管网约车框架,认为是共赢方案,“我们觉得这是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方法,既能为市民提供更多乘车选择,亦为司机提供更多就业选择,但不会导致如某些地方因为网约车导致过度竞争,令交通挤塞。”他期望政府可以透过更精准的市场调查,找出适合香港的网约车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