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政府日前就网约车规管定出框架。\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大公报讯】记者郑文迪报道: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昨日讨论网约车规管框架,有议员关注规管架构执行细节,亦有议员关注网约车收费等。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表示,若社会针对讨论网约车数量等细节安排,会拖延规管政策的落实,政府希望凝聚业界及社会共识,同步订立细节,并会在法例中加入“保留权力”条文,处理极端情况。
政府提出网约车规管框架,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昨日出席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会议,听取及回应议员关注。陈美宝表示,希望透过引入牌照要求,消除不确定性,令的士业界和网约车可以平稳并存地发展,强调的士固有营运优势不变,同时亦可以提升网约服务。她提到对平台申领牌照的要求与其他城市相若,首要目的是保障乘客的安全及利益。
会上,有议员关注规管架构缺乏执行细节,难以确定是否惠民。陈美宝表示,若社会针对讨论网约车数量等仔细安排,会拖延规管政策的落实,当局一方面凝聚业界及社会共识,将共识纳入框架,同步订立细节,强调凝聚共识有助当局在厘定细节时更务实、具体及贴地。
法例中加入“保留权力”条文
多名议员关注网约车收费,航运交通界立法会议员易志明表示,的士需按法定收费水平收费,但市面上有网约车平台会以低价抢客,对的士业界不公道,建议就网约车收费设定下限。陈美宝表示,现时网约车服务的定价一般比的士收费高,但当局计划在主体法例加入条款,让政府保留权力,一旦市场失衡,出现收费太高或太低的情况,便可以作出规管。
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陈绍雄关注,网约车支付的隧道费是否与的士相同,若的士车队提供网约服务而发生意外时,应以的士抑或网约车条例规管。陈美宝表示,会仔细研究隧道费问题,亦会与律政司评估规管网约车法例及其他交通运输法例的关系。
民建联陈恒镔关注有意提供网约车的人士,可否只须通过一个考核,便可同时驾驶的士及网约车。运输署署长李颂恩表示,正全面检讨的士考试,会研究有关考核能否适用于网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