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的士须装车cam及电子支付刊宪

2025-07-19 05:01: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伍轩沛报道:政府昨日刊宪,修例规定所有的士必须安装行程记录系统,以及容许乘客以电子缴付媒介缴付的士车费。有立法会议员欢迎修例,认为规管对市民私隐有保障,亦能提升的士服务质素。的士业界期望政府能就行车记录器的规格作出指引,并提供补贴。

  《2025年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车辆)(修订)规例》昨日刊宪,下周三将提交立法会进行先订立后审议的程序。法例修订后要求有关行车记录系统,要包括有录音功能的车上录影,的士的位置和行车数据及指定资讯系统等,并规定展示车上录影的告示。法例亦订明任何人要取得相关车上的录影片段,要有当局授权,而目的涉及违例事项的调查等才可取用。至于电子缴费媒介,会于明年4月1日起推行,包括最少其中一种可透过二维码缴费。

  的士车行车主协会永远荣誉会长吴坤成昨日接受电台访问表示,目前绝大部分的士都有行车记录器,但规格与政府要求不同,需要重新安装,加上当中亦涉及云端服务及数据,每月要支付费用。他希望政府能够补贴一半,并期望可以就行车记录器的规格作出指引。

  议员:录影可防“口同鼻拗”

  立法会议员陈恒镔欢迎政府修例,形容“车厢三宝”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如怀疑发生拒载、“兜路”等情况,录影可作为证据,司机及乘客不用“口同鼻拗”。他表示,的士业界对提供电子支付要求意见不一,有司机称不懂如何使用相关系统,或担心产生额外支出,但他认为有关要求可方便游客,尤其是刚入境香港时身上未必有现金,相信条例实施初时的士业界会有“阵痛”,但可令更多人选择乘搭的士。

  另一立法会议员陆颂雄认为,政府须就车厢内镜头是从后车厢拍摄司机,还是从前座拍摄乘客方面要有清晰指示,但强调不论位置如何,都应确保拍摄到司机,才清楚司机有否做出拒载等行为。至于提供电子支付,他认为的士司机要有适当培训,毕竟部分司机年纪大,需时间适应,但措施对游客带来方便,可有助推广“无处不旅游”。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