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卢宠茂:照顾经济困难弱势社群 医管局研增家庭医学夜诊

2025-07-20 05:01: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政府正积极推动社区药房的发展,初步目标是全港18区,每区有5至6间社区药房。图为港大社区药房。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昨日表示,理解市民对夜诊有需求,未来会研究提升家庭医学门诊的供应,包括服务时间,甚至提供跨区服务,务求更帮助到有需要的市民,长远希望建立“一人一家庭医生”的模式。他又表示,政府正积极推动社区药房的发展,初步目标是全港18区,每区有5至6间社区药房。\大公报记者 戴静文

  卢宠茂昨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医院管理局过去两年招聘非本地培训医生,以及加强挽留本地人才的措施,减低流失率,医护人手现时有“正增长”。随着人手等资源增加,当局未来会研究可否进一步提高家庭医学门诊的夜诊供应,照顾有经济困难的弱势社群。

  长远“一人一家庭医生”

  卢宠茂表示,普通科门诊在过去一段时间有增加服务,部分地区的门诊服务时间已延长至晚上10时,以及有在假期提供服务。未来当局会研究可否从两方面再增加服务,一方面是强化配对,在需求比较大的地区,研究进行跨区人手调配,务求令需求和供应能够匹配。

  另一方面是探讨是否进一步延长夜诊时间,但强调要做好平衡,善用医护人手,避免浪费医疗资源,“医疗资源是很宝贵的,如果真正有急症需要的,我们当然责无旁贷,急症室要提供服务;但是对一些比较轻症的,是否需要‘半夜三更’去就诊呢?因为如果我们要在普通科门诊或家庭医学门诊安排医护人员通宵达旦等待有需要的病人、一些小病就诊的人,这并不符合经济效益,也浪费了我们的宝贵医疗资源。”

  卢宠茂表示,除了公营医疗,现时14间私家医院几乎有夜诊服务,政府整合资料供市民参考,期望鼓励市民多向家庭医生求诊,长远建立“一人一家庭医生”的模式,照顾患伤风感冒或慢性疾病等病人。

  社区药房拟每区5至6间

  他又指出,当局正积极推动社区药房的发展,初步目标是在全港18区,每区有5至6个社区药房,但部分地区人口结构不同,视乎需要,社区药房数目可能会多一些。局方计划会先以个别地区做试点,暂未有定案,仍与业界商讨具体细节,而业界反应相当理想。

  政府在2023年11月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计划”,目标在三年先导期内有20万人参加。卢宠茂表示,参与人数现已达标,甚至超标,相信不用三年便达到20万目标。现时参与计划的约14万人中,8万人已完成检查,其中4成人被检出有高血糖或高血压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