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闻追踪/马鞍山路升降机 施工三年仍无影

2025-07-20 05:01: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港铁大水坑站B出口外的升降机工程,由2022年底动工,到现在已近三年却仍未完成。

  马鞍山“人人畅道通行”计划兴建的一部升降机,位处马鞍山路至恒德街,邻近港铁大水坑站,旨在便利有需要人士出入,但一部升降机施工三年都未做好,引起市民热议。当区区议员坦言过往曾接获市民反映工程耗时太久、建筑材料堆放闲置、封路又造成不便,加上施工地段较暗,令市民出入甚为不便,工程急需提速提效。

  路政署承认有关工程“施工期较原初预期稍长”,属现场客观环境造成,并非承建商表现欠佳所致。\大公报记者 余风、苏荣(文) 卢刚昌(图) 卢刚昌、融媒组(视频)

  大公报记者日前到现场实地观察,见到大水坑站有A及B两个出口,由一行人隧道贯通。A出口通往锦泰苑、晓峰湾畔及岚岸等屋苑,并设有一部升降机来往地面。该隧道另一边的B出口,即通往恒德街、锦骏苑、大水坑村及富安花园。记者看见隧道内及地面有一工程地盘围板,从高位向地盘内望,可看见相信是兴建中的升降机工程,而地盘范围贴有建筑承办商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资料,当时地盘内正有建筑工人工作。

  勘察耗三年 动工至今又三年

  “都摆放了一年,无人动工的,都不见有人工作。”居于附近富宝花园20多年的老街坊刘先生表示,经常路经该隧道,其中一边隧道一直缺乏升降机设备,令不少长者及轮椅使用者出入非常不便,同时留意到有关工程围封近数年时间,经常无人动工,他认为有关升降机加装完成后,上址出行会大为改善。

  居于大水坑附近的戴女士亦指,经常利用婴儿车推着小孩往港铁站,她指如升降机能早日建成,对推着婴儿车及行动不便的长者,特别是需要坐轮椅的人士都一定会带来很大方便。

  据了解,有关项目前期工作始于2019年第三季,当时工程团队展开围板勘察,却发现地下存在多条电讯公司设备的管线,有关情况增加了勘察难度及时间。经过多方协调及勘察,工程于2022年12月正式动工,目前进展保守估计2026年初完工,最快有望提前至2025年年底。

  建材堆放兼封路 市民出入不便

  对于工程周期较长的问题,沙田区区议员朱焕钊表示,除地下管线复杂因素外,政府工程需按整体优先级别推进,项目进度需配合全局安排。朱焕钊坦言,施工期间曾接获市民反映建筑材料堆放、临时封路带来不便,且施工地段光线较暗,加上有关区域同时进行升降机与渠务署工程,现场一度显得混乱。他又指,及后向有关部门反映并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在工地水马加装照明设备改善路况,他亦主动向居民解释工程必要性,尽力协调,减少施工对街坊日常生活的影响。他透露一直与有关方面沟通,定期会面跟进进度,若2026年第一季度未达成目标,将及时了解原因并向居民说明。而他现时亦密切配合推进后续工作,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早日为居民提供便捷通行服务。

  路政署:地下有障碍物需时清理

  路政署发言人表示,有关工程涉及25条现有行人通道加建44座升降机,相关工程已于2022年12月展开。承建商初期完成测量、勘察树木、申请许可证等前期工作,2023年3月中起实施临时交通安排、围封工地,陆续开展勘探、地下设施迁移及后续加建工程。

  施工中,因安装临时支撑钢板桩及地基工程时遇到地下障碍物,需额外时间挖掘清理;开凿隧道结构墙身时,发现建造纪录未显示的多组电线及讯号线,需与相关机构确认并制订、实施迁移方案。目前,承建商已完成公用设施迁移及桩柱工程,正推进升降机结构工程,其后将进行升降机安装及机电工程等,预计2026年上半年落成开放。

  发言人指出,工程施工期较原预期延长,属现场客观环境所致,非承建商表现问题。若因承建商表现欠佳导致延误,该署会在季度评核中反映,并按合约追索延期损害赔偿。署方将继续监察进度,尽量减少对市民的影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