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奋不顾身/秘密大营救 为国保栋梁

2025-07-28 05:01: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941年,陈歌辛、瞿白音、夏衍、丁聪、何香凝、廖梦醒、欧阳予倩等部分滞留香港的文化名人合影。

  1941年12月底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封锁交通要道,实行宵禁,大肆搜捕抗日人士。抗战初期转移到香港的爱国人士和文化名人面临重大危机。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多次发出指示,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营救出来。一场惊心动魄的“秘密大营救”随即拉开了序幕。

  邹韬奋笔题“为民先锋”

  秘密大营救从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起,到1942年11月22日邹韬奋到达苏北抗日根据地为止,历时11个月,历经艰难艰险,先后救出民主人士、文化人、知识青年及家属约800人。包括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梁漱溟、夏衍、胡风、千家驹、梅兰芳、蔡楚生、胡蝶等知名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终于逃离“虎口”,突然出现在内地大后方,无一伤亡,无一被捕,极大地震撼了日寇。

  茅盾形容这场营救是“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邹韬奋到达东江敌后,曾亲笔题写“保卫祖国,为民先锋”八个大字,赠给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