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曾生司令(中)为克尔中尉送行。
香港沦陷后,营救国际友人成为港九大队营救的另一主要目标。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日军占领香港期间,港九大队共营救了89名盟军和国际友人,其中包括英军20名,美机师8名,印度人54名,丹麦人3名,挪威人2名,苏联人1名,菲律宾人1名。
1942年1月8日,英军赖濂士中校(L. T. Ride)、两名海军军官及华人秘书李耀标从深水埗近海边的集中营逃走。日军展开追捕,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武工队成员援助护送下,赖濂士一行顺利脱离险境。英国军事当局其后接受赖濂士建议,成立一个专门营救战俘和从事情报工作的机构英军服务团,并促成与东江纵队在援救盟军人员和军事情报工作方面的合作。
1942年2月,港九大队成立国际工作小组,由精通英文、熟悉香港情况的黄作梅担任组长,主要任务是营救盟军和国际友人,营救美军飞行员克尔中尉的事迹最具传奇色彩。
编织情报网络 收集日寇资料
1944年2月11日,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飞行员克尔中尉驾机轰炸启德机场时,座舱被击中起火,被迫跳伞逃生,降落在九龙山区,立刻遭到日寇追捕。危急时刻,14岁港九大队交通员李石发现克尔,在游击队员和当地村民协助下,克尔多次转移隐藏,躲过搜捕,而后由短枪队送到港九大队队部,再送至东江纵队司令部治疗,伤癒后又被护送到桂林美军航空队基地。克尔后来在给东江纵队的感谢信中写道:“中国抗战已赢得了全世界的敬仰,而我们美国人亦以能与您们兄弟般一同作战而自豪。”
港九大队也悄然编织情报网络,与盟军合作广泛侦集日寇各类情报,如:香港日寇的海防详图,日寇在港机关、油仓、机场、船坞等详细图样等。美军盛赞其情报工作“对美国战略部队在中国的组织的成功有着决定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