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港美中心通过学术讲座等活动,煽动学员反政府。
香港亚太研究所被揭发聘任两名反华政客,当中侯儒楷曾任乱港组织“港美中心”行政总监。境外颠覆势力对香港学术界的渗透早有迹可循。2020年4月,《大公报》独家披露的香港美国中心(简称“港美中心”)长期勾结乱港分子,企图通过多种手段破坏香港的稳定与发展,亦揭开了外部势力借学术交流之名,干预香港事务的冰山一角,引发社会对学界安全的广泛关注。\大公报记者 莫凡(文) 李斯达(资料)
美国中情局资助运作
调查显示,港美中心成立于1994年,长期以香港中文大学校园为据点,最初位于田家炳楼,其后迁至崇基学院利黄瑶碧楼,2003至2004年的通讯报告均使用中大官方网址,一度令外界误认为是校方附属机构。然而,该中心每年可获美国官方背景机构资助300至400万港元,资金来源直指多个被指涉干预其他国家内政的组织,包括有美国中情局“白手套”之称的福特基金会、曾被中国制裁的美国国际事务民主研究所(NDI)、亚洲基金会,以及反华亲台的亨利.鲁斯基金会,另有多个美国国会直属基金会参与其中,资金链条与美国政府的政治意图深度绑定。
尽管对外宣称“促进港美学术交流”,港美中心的实际运作却充满政治操弄。其以高校为渗透重点,通过提供活动场地、资金支持等方式拉拢乱港分子,更借研讨会、讲座等形式向学生灌输反中乱港思想,企图将年轻一代培育成破坏社会秩序的工具。在“占中”事件和修例风波等重大风波中,该中心更是暴露了与外部势力勾连的本质,不仅参与策划非法活动,还通过舆论煽动激化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成为破坏香港法治与社会安定的幕后推手之一。
《大公报》踢爆 敲响警钟
《大公报》的调查报道发布后,香港中文大学迅速与港美中心割席,发表声明强调该中心从未属于校方任何教研或行政单位,仅是租用校园场地办公。据悉,港美中心此前已终止租约,并称已停止运作。然而事件暴露出的境外势力借学术交流渗透香港的模式,仍为学界敲响警钟。
维护香港学术界的纯粹性与独立性,既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更是守护国家主权与香港稳定的重要防线。港美中心的运作轨迹表明,对境外势力的“白手套”行径,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与坚决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