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港铁表示,东铁綫古洞站工程同时采用多项创新自动化系统。
北部都会区交通基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其中在北环綫的古洞站将于今年内平顶,目标2027年启用。港铁公司昨日向传媒开放古洞站大堂层参观,现场可见地面、大堂及月台层楼板均已完工。
为提质提效,港铁大量采用200至300个预制组件及装配式设计,工厂生产组件尺寸更精准;同时采用全自动板下排水系统,可自动监测隧道结构下的水压变化,近日十号风球及黑雨天气下,施工进度没有延误。车站隧道设有高灵敏度监测器,可如“水晶球”实时监测隧道结构状况。\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文) 黄洋港(图、摄录)融媒组(制作)
无惧十号波及黑雨
古洞站设于东铁綫上水及落马洲站之间,未来将连接北环綫成为中转站。港铁表示,目前古洞站已完成建造月台层、大堂层及地面层层板,现正建造两个车站出入口,车站结构预计今年内可平顶,同时隧道内的月台改造工程由2024年底开始,目前正陆续安装自动月台幕门。整体项目目标于2027年竣工。
港铁公司昨日向传媒开放古洞站地下一层的大堂层参观,现场可见地面、大堂及月台层楼板均已完工,透过大堂层未来的楼梯位置,亦可望到下面的月台层,正进行改造工程。港铁指,古洞站是全港首个及港铁第一个在营运中的铁路隧道正上方兴建的车站,在施工地盘的两侧就是正在运行的东铁綫路轨,施工团队用大型防火围板,将路轨与地盘分隔开,确保工程和铁路安全。
港铁公司项目执行主管─北环綫(第一期)罗廸高昨日表示,为了提质提效及更安全施工,车站结构采用起码200至300件预制组件,用于包括地面层楼板、楼梯组件、通风管道、悬挂组件,及混凝土组件,工厂模式下环境相对稳定,组件尺寸可做得更精准,大大提高品质,同时节省了搭架、钉板、扎铁等传统工序,亦可减少废料、废气、尘埃、污水等碳足迹。
工程同时采用多项创新自动化系统,包括全自动板下排水系统,罗廸高表示,系统可实时监测车站隧道结构下方的地下水压力,并配备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和中央控制器控制电动阀门,自动调节水压,使双层结构与上面的重量达到平衡,“天气是重要挑战,除了排水系统,双层结构的地面层亦设1.5米高的防洪屏障,最近即使有十号风球和黑雨,工程亦没有延误。”
“水晶球”实时监测隧道结构
同时隧道内的路段亦安装超过200个高灵敏度的监测仪器,罗廸高形容如一个“水晶球”一样,可实时监测隧道结构状况,精确度达至微米级别,掌握每个路段的隧道是否有升高、是否有沉降等情况,确保所有隧道和轨道移动保持在严格的5毫米设计限制内,保证通车后的行车稳定。
为稳固整体的双层结构,工程在当年兴建落马洲支綫时同步建造的箱形隧道结构中,拆除了19条柱趸,腾出空间兴建古洞站月台,罗廸高称,“这些柱趸每条3吨重,作为工程废料,要运输到工地以外弃置,比较高危且麻烦,故我们将每条柱趸切割为三段,升级重用,铺在月台层底的不同位置,利用其重量继续用以稳定隧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