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房屋署安排人员在屋邨灭蚊,如发现蚊子滋生地,即时进行雾化处理以杀灭成蚊。右图:市民近日带子女到公园玩耍,须加强防蚊措施。\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基孔肯雅热确诊个案在世界各地不断上升,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昨日表示,今年的基孔肯雅热来势汹汹,本港暂时未有确诊个案,但随着多地爆发,料香港出现输入个案的风险高,或会出现局部本地传播,但认为变为风土病的机率极低。
房屋署昨日表示,已在辖下公共屋邨采取多项措施加强防控蚊患,并呼吁居民加强防蚊灭蚊措施。卫生署回复《大公报》查询表示,现时本港并没有准确可信的基孔肯雅热快速检测可供市民自行使用,卫生防护中心已联同医院管理局提升本地检测能力,确保本港一旦爆发,怀疑个案可尽快进行化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欧家荣昨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今年至今全球约有22万宗确诊个案,集中在南美洲、南亚及太平洋岛国等地区。内地广东省最近亦出现输入个案,引起局部爆发。据他向广东省方面了解,全省至今录得约6100宗确诊个案,绝大部分在佛山,当中近9成个案在顺德。广州、中山、东莞均录得零星个案或小型感染群组,并无出现较大疫情。
欧家荣称正值暑假,不少港人喜欢到广东省旅游,加上基孔肯雅热病毒的潜伏期较短,传播力比登革热更高,相信香港有大机会出现输入个案,若录得输入个案,本地局部传播的风险可达中至高水平。
基孔肯雅热患者感染后,发烧期间,血液内的病毒量很高,若被本地蚊针咬后,蚊带有病毒,就很快传开,由于潜伏期较短,很快出现第二代、第三代传播。
料成为风土病机会低
不过他认为,基孔肯雅热在香港成为风土病的机会极低,主要因为本港有良好的监察系统,会询问病人到过甚么地方并通知食环署,在周边250米范围内大规模灭蚊,如有怀疑个案,或会先安排入院隔离,做好感染控制措施。
卫生署昨日回复《大公报》查询表示,市民如从受蚊传疾病影响地区回港后感到不适,应尽快求医,并告知医生外游细节,以便医生作出临床诊断,并按个别病人情况安排适当检测。卫生防护中心已去信全港医生和医院,提供基孔肯雅热的最新流行病学资讯,呼吁留意外游回港的求诊人士是否有相关病征,如发现病例,应转介病人入院治理,并即时按既定机制向中心呈报,中心的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会为怀疑个案进行检测。
房署加强巡查及灭蚊
房屋署发言人表示,因应近期邻近地区的基孔肯雅热个案数字大幅上升,该署已采取多管齐下措施。屋邨办事处、持份者和其他政府部门已经加强防蚊灭蚊的联合行动,包括在公屋的公共地方、花槽等加强巡查,如发现蚊子滋生地,即时进行雾化处理以杀灭成蚊、清除积水及储水容器、施用杀幼虫剂(例如蚊沙)及增设蚊子陷阱等。该署并已采取措施保持沟渠畅通及填平凹陷的地面,防止积水。
房署并邀请食物及环境卫生署举办讲座,向居民讲解基孔肯雅热的最新情况及防蚊资讯,同时持续透过海报及单张,加强公众教育及宣传,提醒市民采取措施防治蚊患。
房署表示,除了各政府部门努力,市民大众的参与亦至关重要,呼吁居民及早于家居及其他环境采取防蚊及灭蚊措施,包括保持环境卫生,妥善弃置垃圾,并且注意每星期清洗花盆底碟及避免积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