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李国楠的父亲于战前开设维修鐘錶及卖錶的“李应记”,在1941年日军攻占香港时,遭“胜利友”抢掠一空。中图:香港居民在日占时期要到日军经营的白米配给所,以高价购买米粮。右图:1941年日军攻占香港,令香港居民经历三年零八个月的苦难岁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随着岁月流逝,经历过日占香港三年零八个月苦难的人已为数不多。大公报记者采访仍然健在的战争亲历者,听他们口述历史,并通过香港历史学者讲解日占时期的证物,揭露日军暴行。
只有认识历史、铭记历史,才知国安则家好,才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大公报记者 李雅雯(文) 许棹杰(图、视频) 李斯达(资料)
“真是好惨,日本仔打到来香港,真係死好多人,有饿死,又有被打死。”1941年12月25日,时任港督杨慕琦向日军投降,在三年八个月黑暗岁月里成长的李国楠如今已是高龄92岁,他回忆80多年前的艰苦日子时,眼角不禁流出泪水。
恶贼至 家中店舖洗劫一空
李国楠的父亲于战前在亚皆老街615号开设鐘錶维修及卖錶的“李应记”。1941年日军攻打香港时,他约七、八岁。当时李家在亚皆老街的“李应记”店属前舖后居,日军侵占香港,李国楠便辍学,整整三年零八个月无书读,无饭吃,生命朝不保夕。
“当日我返学途中,出门望到天空有战机、听到炮响,我还以为是演习,听到有人大嗌日本仔打到来了,我便回家。”李国楠忆述日军占领香港的头三天,香港陷入无王管的大混乱。
“‘胜利友’周围抢掠,说到家店,一壳眼泪!”他回忆当时父亲任民间防空员维持治安,但面对依附日军的流氓汉奸趁火打劫,一边叫嚣“胜利”,一边闯入店舖抢鐘錶,并冲入仓库抢掠所有货品,大家都不敢反抗:“我记得由早上11点抢到下午4点,足足五个鐘,连我(当时七岁)的衫仔都抢,店舖饰柜都打烂晒。”李国楠表示,日军占领香港后的头三天,准许官兵奸淫掳掠作奖赏。
李国楠还记得街口设有站岗驻兵。日军不时半夜拍门,搜查有没有窝藏罪犯:“惊都无法,反正惊惯了,因为惊到懵了,人都不懂惊!”他印象中的日本官兵是身材矮小的“萝卜头”,他说,大部分士兵是来自当时日本属地台湾及韩国:“日本人都是高级军官,好细粒,五呎高都没有,军靴鞋底镶钢板,好厚,行路‘角角’声响,最记得普通士兵的鞋,凸出了脚趾公。”
其后日军要求所有商店重开,强行制造生活照常的假象,但“李应记”经抢掠后已无货可卖,李家靠维修鐘錶的手艺勉强营业。他忆述日军喜欢鐘錶,不时派遣随从来修錶:“最初,你有钱,还可以去兑换粮票轮米,每人配给六両四钱,但很多时米店都不卖,好惨的。”李国楠对三年零八个月的捱饿日子仍历历在目:“日军占领后的头两个月尚有米粮,但过了占领后第一个农历年,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差。”
李国楠表示,最初一天吃到一碗米饭,渐渐是一天两餐粥水充饥,他记得母亲说米要200多元军票才换到一斤米,最贵可高达300元军票一斤,当时四元港币兑换一元军票;换言之,日占时期一斤米要800港元至1200港元。李国楠记得市区有人将旧衣服称做“故衣”,用手推车运去西贡等有农田的郊区,换购粮食。
无米粮 饿殍遍地如炼狱
日占岁月度过了一年,香港已完全没有米粮,李国楠一家开始吃番薯,但渐渐番薯都无法买到,花生麸、谷壳、米糠成为市民的仅剩粮食。他说,花生麸等同米价200多元军票一斤:“真係惨,这些不是人食的饲料,但我们要靠食饲料维持生命,我还是孩童,食道、胃无法消化,谷壳吞不下去,我只能不吃、忍饿,我由战前有点肉底,之后饿到‘得棚骨’。”
李国楠忆述最惨不忍睹的是饿死街头的尸体,1942年的香港,尸横遍地。他记得曾租住亚皆老街的唐楼,晚上回家时,唐楼门口总是有好多死尸,都是饿死的:“我要跳过尸体才能上楼回家,当时饿死尸体多,日间一堆尸体,有货车搬走,夜间又另一堆尸体,清走尸体的货车,一日要走两转。”
生活还是要继续。李国楠说他在家中排行第三,姊姊十七、八岁,正值芳华,知道日军会强奸妇女,姊姊被迫足不出户,也不出店露面。李国楠年纪小已担当家店的跑腿,若有鐘錶要维修的部分父亲做不了,他便负责将錶由亚皆老街徒步送到昔日九龙城富豪酒店位置一间专做錶镜的维修店维修。
在路上,李国楠看到的又是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景象。他说,街上尸体等待运输车清走前有布遮掩着,但有一次他在黄昏上路,不小心踩到尸体,死尸的手碰到他的小腿,被吓得半死。
根据日占生还者的回忆录,香港沦陷后期因大饑荒,有人吃尸体充饥。李国楠直言他未见过,但相信确有其事:“无得食,街上尸体被人夹硬割走了大腿肉,是弥留之间的饑荒死者,绝对是事实,不是假。”记者追问下,欲言又止的他沉默数秒,终鼓起勇气说出一世难忘的惨况:“我在上海街见到……尸体伤痕……大腿位置仲流紧血。”李国楠表示,甚少向子孙提及日占经历,“我而家同你讲番80多年前惨况,内心仍纠结不舒服。”
历炮火 庆幸一家齐齐整整
1944年,盟军炮攻香港,战机声、炮火声不绝于耳:“听到北河街炸到人,我走去看,好惨,周围都是尸体,死伤都是无辜市民。”李国楠说,“李应记”店后有另一家工场协助日军制造炮弹壳,他经常见盟军战机低飞,炸弹声日夜此起彼落:“我们好惊,但我们没有走去避难壕(防空洞)躲避,因距离远,走过去的路程可能中弹,父母选择一家人躲在店后的房间揽在一起,五条命一条心,战机轰炸完一轮,又再开舖做生意。”他记得曾有一颗炮弹落在“李应记”对面食店隔邻的冷巷:“可能目标是我们店后的炮弹壳工场,只是炸歪了。”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30日香港的日占黑暗岁月终结,李国楠一家五口经历战火洗礼后仍能齐齐整整,是非常幸运的一家,但对历史的教训应时刻铭记:“国家强大十分重要,国家弱才会被人欺侮,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一定要有,中国在世界上站得住脚,我们中国人行出来都可以昂首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