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李家超表示,政府目前已就施政报告收到5500份意见书,较去年同期增加10%,团队之后会就意见细心研究。\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率领司局长出席2025年施政报告第二场地区咨询会,继续听取市民对新一份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约120位来自不同背景的市民参加。李家超表示,“市民的发言使我感受到他们对香港的热诚和信心,也让我有所启发,有助我撰写施政报告。”他透露目前已收到5500份意见书,较去年同期增加10%。团队会就市民的意见一一细心研究,制定政策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其中谈到北都发展时,强调要用破格思维提速提效。 \大公报记者 义昊
地区咨询会历时两小时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行政长官和司局长听取市民发表意见,涵盖议题广泛,包括土地房屋、交通运输、创新科技、金融发展、文化体育、教育、青年、扶贫助弱、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等。第二部分是小组讨论,出席市民分为四组,分别围绕“拚经济谋发展”和“惠民生建未来”两个主题,与行政长官及司局长进行深入交流。行政长官轮流与每个小组的市民交流和讨论,听取意见。
李家超出席咨询会后见记者时透露,政府从不同途径收集市民意见,目前已收到5500份意见书,较去年同期增加10%,感谢市民重视公众咨询、踊跃建言献策,许多意见具有启发性。他强调,地区咨询会是每年施政报告咨询的重要一环,过往三年都有把收到意见纳入施政报告。
分享三点体会 市民认同政府改革
李家超分享了自己的三点体会:一,市民普遍认同本届政府勇于改革,处理多年来“老大难”问题,如以简朴房取代㓥房、解决网约车问题等;二,政策要宏观微观兼备,宏观方面要发展经济,还要以微观政策改善民生;三,社会重视北部都会区发展并支持加速建设,认同北部都会区是未来发展新引擎。
续推动“总部经济”吸外企
他特别指出,北部都会区发展是香港的“重中之重”,政府会大力推动引入高端、含金量高的产业,并认为在开发过程中应采用破格思维,提速提效发展。对于与会者关注如何留住高端人才,李家超表示会继续推动“总部经济”,吸引外地企业来港发展。
被问到两场地区咨询会收到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何,李家超表示市民提的问题很直接,包括交通运输、医疗、教育、社区设施等,而每一次咨询会都提及在地区上市民日常经历的问题。他又表示,无论发展如何,市民的感受会和日常生活挂钩,而市民最希望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但民生问题也要和宏观整体发展对接起来。
施政报告公众咨询于6月16日展开,政府至今举办了超过40场咨询会,包括两场地区咨询会,收集不同界别人士就施政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公众人士未来一段时间可继续循不同途径,包括施政报告专题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电话热线、电邮、传真及邮递等方式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