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张仁贵(左)表示,房协率先于辖下出租屋邨观龙楼安装“智能灭蚊灯”作为试点。
【大公报讯】记者曾敏捷报道:本港今年已累计录得4宗基孔肯雅热输入个案,政府加强雨后控蚊灭蚊工作。香港房屋协会除了恒常防蚊工作外,更发挥“房屋实验室”的角色,伙拍香港岭南大学,上月起在坚尼地城观龙楼试行“智能灭蚊灯”,灭蚊之余,还能运用分析数据,精准地加强不同位置的防蚊力度。房协已计划扩至在北角健康村、大坑励德邨采用“智能灭蚊灯”。
房协总经理(保养)张仁贵昨日向大公报表示,房协一直积极引入智慧屋邨管理,率先于观龙楼安装“智能灭蚊灯”作为试点。“智能灭蚊灯”同时配合气象监测仪,即时收集灭蚊数量及屋邨内的气温、湿度及风速等微气候数据,并上传至云端平台,计算出蚊患风险指数,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编制成蚊患风险地图,方便物管人员可按风险高低、缓急先后,精准地加强不同位置的防蚊力度,预早做好防蚊准备工作。
将扩大应用范围
这项先导试验措施筹备近三个月,7月起开始试行。张仁贵称,除观龙楼外,房协亦计划把项目推展至健康村及励德邨,希望透过先进的房地产科技应用,惠及更多居民。
张仁贵称,每年雨季来临前,房协都会提前展开防蚊工作,以降低社区的蚊传疾病风险。房协于今年五月,参与食物环境卫生署的第二阶段“全城防蚊及灭蚊行动”。房协辖下出租屋邨已多管齐下,加强防蚊及灭蚊工作,包括加强巡查渠道及花槽等公共地方,及早发现积水及蚊子滋生地方,并采取即时行动;加密喷洒蚊雾及施放蚊油、清理渠道堵塞物及积水等。房协亦在大堂张贴基孔肯雅热资讯,提醒居民防蚊灭蚊贴士。
食环署发言人昨日表示,连场大雨过后,在环境中施放的杀虫剂会被冲走,各处积水亦增多,过往曾发现的积水及蚊子滋生地,可能已转移位置,食环署正继续联同各相关部门及持份者,加强巡视区内大雨过后容易积水的风险较高地点,即时清理,并会于未能即时清除的积水处施放蚊沙等杀幼虫剂,及于成蚊栖息处如茂密的树木进行超低微量雾化处理杀灭成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