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克尔自绘漫画描述逃生经历
在香港沦陷的三年零八个月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是香港唯一一支自始至终、成建制坚持抗战的武装力量。港九大队英勇抗战不仅获得盟军高度评价,更为中国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那段中国人民与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岁月里,东江纵队多次营救盟军友人。其中,美军“飞虎队”中尉唐纳德.克尔的营救行动便堪称典范。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员给克尔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最终促成东江纵队与美军之间的直接情报合作。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大公报》联络上了克尔的儿子戴维.克尔。“当两个伟大的国家携手合作,他们可以成就许多伟大的事业,包括赢得战争,也包括拯救一名飞行员。”戴维说,“80年前,我们的祖辈并肩合作,今天我们庆祝胜利,更希望延续他们的故事。”\大公报记者 黄钇淼、李慧妍
狮子山上狮子亭。1944年2月11日,盟军飞行员、美军第14航空队唐纳德.克尔中尉驾机在香港九龙启德机场上空执行轰炸任务时,被日军炮火击中,跳伞逃生的他就落在了这附近。自幼居于附近的沙田茅笪村村长郑己棠向记者介绍说,当年可以从这里一直望到启德机场。
克尔在当年的日记中是这样描述:“这是个美丽的地方──平原上白色的跑道夹在起伏的山峦和青绿色的海洋之间,弯弯曲曲的海岸线外是大大小小的海岛……据说,香港的港口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港口之一。”
一阵风将克尔的降落伞吹到了山上,让他避开了在市区埋伏的日军。但在这语言不通的陌生地,他逃脱的机会可说是微乎其微。幸运的是,他很快遇上了港九大队的“小鬼通讯员”李石。
攻启德日军仓库 掩护克尔脱险
今日的狮子山,举目望去树木层层叠叠,但郑己棠表示,当年克尔逃生的路线上几乎没有树,山上长满草,远远便能看到人影。李石当天正巧去西贡,路过狮子山,及时发现了克尔。在李石的协助下,克尔得到茅笪村三姐弟的帮助,登上山顶。
当时,日军几乎将他们捉住。克尔在日记中写道:“每见到下一个露出的山岗,我就铆足了劲冲向它,随着来的是飕飕掠过的子弹……我们继续前进,我气喘吁吁、连滚带爬地掩护着前进,‘小鬼’则在前面疾走,四处留意会否有更多麻烦。”
日军出动一千多人封山搜捕,当时正在竭力求生的克尔并不知晓,在市区,另一场战线也已悄然展开:为了转移日军注意力,港九大队黄冠芳、刘黑仔等人袭击了日军在启德机场的仓库,掩护克尔脱险。
郑己棠回忆,游击队用尽各种方法营救克尔。克尔在西贡登船离开香港的时候,游击队准备了两艘船,一艘载他离开,一艘装满炸药,准备万一遇到日军,便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东江纵队的掩护下,3月9日晚,克尔最终抵达深圳土洋村的东江纵队司令部。一个月的逃亡让克尔对这支不穿军装、但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游击队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日记中记录了与港九大队英文翻译谭天的对话:“日本人?我们知道他们所有人的位置。离我们近的地方,一个日本人都没有。他们也知道我们所有人──但他们就是抓不到我们。如果是小股日军来,我们就跟他们拚;大股日军来,我们就钻进山里去。”
促成东江纵队与美军合作
克尔又试着了解,游击队穿怎样的制服,如何互相辨认。谭天说,游击队没有什么物资,衣服也不一样,有些队员甚至连鞋都没有,有的队员只能穿稻草鞋。但日军还是害怕游击队,游击队也在日本人的军队中间抵抗了两年。“我们在黑夜中打仗、在黑夜中生活、在黑夜里行军……黑夜就是我们的制服。”
克尔在日记中评论:“这些人总能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源。别人或许已经绝望,只能等待救援,但尽管物资匮乏,他们依旧意志坚定,相信最终胜利。”3月29日,克尔回到广西桂林基地,向“飞虎队”陈纳德将军汇报,并带回了东江纵队的信件,促成美军与东江纵队的合作。
80年前金戈铁马,如今已往事如烟。在茅笪村附近,过去的英军炮台已变为烧烤场。“这里曾有日军炮台,克尔就是在日军眼皮底下向大老山方向逃生。”郑己棠说,村里人只知道当年有飞行员跳伞落地,却不知详情,也鲜少提及这段历史。
让郑己棠重新找回这些记忆的是2008年的一个契机。当年,克尔之子戴维.克尔为完成父母遗愿,来到中国寻找当年救过父亲的游击队战士及其后人,并希望重走父亲的逃生路线。郑己棠因缘际会加入寻访队伍,现在回想起,郑己棠仍不禁感慨机缘巧合之神奇,让他也重新找回村子的记忆。
克尔儿子将来港 重走父亲之路
《大公报》获悉,戴维将于8月下旬会再次来港重踏当年之路。辗转与戴维取得联系,记者提出了心中的疑问,现在回忆那段80多年前的历史,对他有什么意义?戴维很快回答:“我很感激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能携手合作,取得战争胜利。精诚合作可以成就许多伟大的事业,包括赢得战争,也包括拯救飞行员。”
戴维说,回望80年前,我们的祖辈共同努力,中美一同规划、一同奋斗,一同赢得了胜利与和平。这正是我们今天庆祝的意义─效仿父辈,放下分歧,再次合作,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