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食环署引入红外线夜视摄录装置,可在阴暗环境中清晰捕捉高层滴水源头。
冷气机滴水的投诉个案近年呈上升趋势,由2023年的31135宗,增至去年的34742宗,深水埗、油尖旺等旧区属重灾区。食物环境卫生署最近引入新科技,利用红外线夜视镜摄录装置,协助晚间追查滴水源头,提高侦查效率。
油尖旺区议员陈少棠昨日回复《大公报》查询表示,区内人口密集,楼宇及设施老化,加上㓥房和宾馆相对密集,有较多单位属非法改装或改建,沿弥敦道一带的商住大厦,常见到冷气机滴水问题。他指出,不少冷气机滴水的源头非常隐蔽,若然在内街后巷,一般较少人投诉,但若在行人较多的路段,例如弥敦道一带,当滴水问题出现于巴士站附近,往往有较多投诉。
现时食环署接获市民投诉,或在日常巡查期间发现冷气机滴水后,会进行实地调查,并派员于不同时段,包括清晨及傍晚时分,在不同地点及一些人流众多的冷气机滴水黑点,如路旁巴士站、小巴站及行人过路处等地方进行巡查行动。
覆盖逾20层高大厦 提升效率
食环署昨日回复《大公报》查询表示,该署已改变过往以投诉为主导的模式,今年夏季开始主动打击冷气机滴水问题,除适当调配人手打击全港多个冷气机滴水地点,亦密集式派员每周至少一次进行“洗楼式”巡查,打击其中30个严重影响市民排队候车的滴水黑点。
应用创新科技方面,食环署与创新科技署辖下“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合作研发的“冷气机滴水调查系统”,配备红外线夜视录像功能,可在低光源环境下准确识别滴水源头,大幅缩短调查时间,改善以往在晚间调查遇到的困难。透过使用该系统,前线人员无需进入住户单位,即可完成初步判断,该系统并配备雷射指示器及实时录影功能,侦测范围达60至70米,足以覆盖约20层高的大厦,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现时,食环署各分区办事处均已配备一套系统,为日常执法工作提供支援。该署最近更引入“第二代”系统,侦测距离提升至120米(远至楼高40层),更有效协助前线人员搜寻大厦外墙更高的滴水位置。\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