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法院多元调解机制为基层化解矛盾

2025-08-08 05:01: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港区人大代表到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视察了解该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情况。\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大公报讯】记者吴俊宏伊犁报道: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组7日继续在新疆的视察行程,行程包括视察喀什市人民法院浩罕人民法庭、伊犁州伊宁市墩买里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代表联络站等。多位代表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该法庭“政府+N”多元调解机制,见证基层司法化解矛盾实效;伊宁墩买里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法治文化载体收集民意,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见证深山群众生活改善

  早上,视察组赴喀什市人民法院浩罕人民法庭,视察了解新疆基层法院、法庭建设情况。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晓峰表示,今次考察喀什市人民法院浩罕人民法庭,了解到该法庭以融入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为核心法治责任。法庭通过构建“法院+基层调解+文化引领”的多元化调解诉讼源头治理模式,有效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曼琪则指出,该法庭结合多民族特色,创新建立“政府+N”多元调解机制,有效整合政府部门、商会、机构及代表委员力量,成功将调解率提升至95%。陈曼琪特别关注“法院+银行”协作模式,认为对本港“政府+N”多元调解机制模式有启发。

  视察组接着前往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以及阿克陶县移民搬迁点。这些曾世代生活在“放牧没有草、种地没有土”深山困境中的群众,告别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搬到设施完备的现代化社区里,交出亮眼的成绩单。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顺潮表示,多年来,他积极投身医疗扶贫,开展健康快车、亮睛工程等项目,助力解决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匮乏问题。他回忆2005年跟随健康快车前往新疆喀什的经历,“那时与现在简直是两个世界,如今当地物资充足,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林顺潮表示,国家脱贫攻坚手段多样,身为参与者和见证者,“我倍感自豪!”

  下午,视察组离开喀什转赴伊犁,视察伊犁河生态治理。伊犁河畔,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孙伟勇驻足生态治理区。他表示,值得欣慰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态改善:河岸植被由治理前的35%提升到78%,鸟类种群数目增加40%,尤为可喜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疣鼻天鹅在消失近50年后,选择落户伊犁河。此外,精心设计的通道和观景设施,让民众得以亲近自然,生动地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与传承的重要课题。

  视察组最后赴墩买里街道,视察墩买里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代表联络站。据介绍,墩买里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伊犁州人大常委会设立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通过社区“法治文化公园”和“法治一条街”等载体收集群众立法建议,发挥“民意直通车”作用。“国家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决心和成效有目共睹。”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沈豪杰表示,无论是深入社区街巷、公园,还是搬几张板櫈与市民围坐畅聊,都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主真谛。人大代表和专家的角色,就是把中央政策的“文件语言”转化为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让国家精神真正融入市井生活,凝聚起同心奋斗的力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