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公营医疗收费改革在明年1月1日实施,李夏茵希望相关的减免机制可同时推出。
医院管理局新任行政总裁李夏茵昨日表示,在设计医疗服务时应多从病人角度出发,包括未来可考虑推展“一站式服务”优化流程,减少病人奔走和排队时间,“无需再为了15分钟的诊治而浪费一个上午的时间”;同时做好资源及人手分配,继续缩短新症轮候时间。
对于明年将实行的医疗收费改革,她强调并非是单纯加价,亦会有费用减免机制,未来将简化审批流程;同时医管局将成立专队,以处理减免申请。\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李夏茵于8月1日新上任,昨日已上任近一周,她会见传媒时表示,将会聚焦优化医疗流程,包括通过不同手段,缩短病人到诊排队和轮候的时间。她表示,通常到门诊看医生不只排一次队这么简单,她以自身经历为例,称有时排队看完医生,等药、预约下一次覆诊,及预约抽血,都要另外排队,“可能整个上午都处于等待状态,实际上就诊只需15分钟,这方面有相当大的空间去做改进。”
稳定病患覆诊前安排网上调查
李夏茵指出,医管局部分联网的专科门诊已引入一些科技发展,例如病人看完医生之后,只需要凭借一张医生提供的单据,就可以去一站式的服务站或服务台,完成所有之后的事情,包括下次覆诊时间、抽血时间、做检查的时间等,避免病人跑四、五个地方多次排队,帮助减少等候时间。
她亦指出,有些病情稳定的病人于定期覆诊时没有什么问题,有时只需取药就可离开,有同事建议可安排这类病人在见医生前做网上调查,相关调查都经国际认可,医生通过调查可知病人评分,了解此次需要的护理等级,由此判断他们是否需要见医生,“这样的话,整个就医流程更方便,病人也无需在医疗场所花费那么多时间,这也是我们希望探索的方向”。
同时她提出,将不断平衡首次就诊的预约病人数量,以及覆诊病人数量,作相应的人手调配,看能否腾出更多诊症名额,让更多新症病人能够预约到系统中,缩短轮候时间。
成立专队处理减免费用申请
对于早前黑色暴雨期间,医管局门诊暂停服务,原已预约往求诊的病人须重新安排日期,她说未来希望做到用手机重新预约,而无需亲身到医院预约。
医管局早前宣布,明年起实施公营医疗收费改革。李夏茵强调,改革不只是加价,亦会有费用减免机制,目的是希望让更多真正需要医疗服务的人受益,若有市民在经济上无法负担,有申请豁免机制。她称医管局将增加人手,并简化审批申请程序,例如病人可通过手机快速查询豁免资格,希望收费调整改革在明年1月1日实施时,相关减免机制已经到位。
医管局昨日回复传媒查询时表示,正陆续增聘人手,并成立专队处理减免申请,审批时会参考其他社福和政府资助计划下已确认的经济审查资格,亦会与社署合作,减少重复核实入息和资产。例如如果上一次申请提交的财务资料仍有效,就不一定再从头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