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间补习社宣传与香港一间中学开办DSE课程并招生,声称学生可用“学校考生”身份报考DSE,事件惹人关注是否“借壳”开班,双方却说法不一,香港教育局表示正采取适当的执法行动。
事件牵涉香港学校,谁是谁非?必须究查。然而,相关补习社没有在港注册,且经营地点在深圳,跨境调查有很大难度,为保障学童及家长利益,需要内地部门介入,才能彻查清楚。
事件中有机构疑“踩界”赚钱,对象主要是内地港人子女或者“高才通”受养子女,对内地补习社而言是一门大生意。造就这市场其中一个原因,是部分“高才通”的子女没有来港就读,据指这可能与香港高年级插班越来越难有关。高年级插班困难,是否因高年级学位不足,或是家长“扎堆”名校,非名校不入读有关?这需要香港教育局分析研究相关数据与现象,作出调整,妥善解决高才子女在港读书问题,同时亦为香港未来栽培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