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1945年9月16日,日军在当时的香港总督府签署投降书。右图:罗家大屋是港九大队的活动基地及交通站,现已改成抗战纪念馆。
1941年12月8日,日军全面进攻香港,在进行了18天的抵抗后,12月25日,驻港英军投降,香港沦陷,经历3年零8个月的黑暗岁月。
“作好应变的准备,一旦战事发生,立即派部队进入港九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41年12月9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日军大举进攻翌日,迅速派出多支精干队伍,挺进九龙、新界地区,深入各个村庄,武装群众,肃清土匪,组建多个抗日游击基地,不断扩大队伍。
1942年2月3日,以香港子弟为主的港九独立大队在新界西贡宣布成立。港九独立大队是香港唯一一支自始至终、成建制坚持抗战的武装力量:组织“秘密大营救”,组建情报网支援盟军;隐蔽斗争,灵活游击,直至日本投降……
据不完全统计,港九大队击毙日军100余名,毙伤汉奸、伪警及间谍等70余名,俘虏、受降日伪军600余名;炸毁日军飞机一架,缴获长短枪支550余支、机枪60余挺(包括英军弃械)、炮6门,缴获敌船至少33艘,击沉4艘,并缴获大批弹药。
日占期间,港九大队至少有115名烈士为保卫香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98年12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隆重举行了“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阵亡战士名册安放仪式”。
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亲自将港九大队牺牲的115名烈士名册安放在香港大会堂供市民凭吊,并宣布:“港九大队是香港沦陷时期一支正式的武装部队,在保卫香港的战斗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公报记者 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