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叶柏强认为,网络成瘾会影响学童成长,家长应该以身作则,陪伴子女使用互联网,减低网络成瘾风险。
【大公报讯】记者陈杰报道:疫情期间,不少学生需要在家上网课,接触电脑及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年纪也越来越小,随着接触越多,或易引致网络成瘾。政府精神健康委员会委员叶柏强认为,网络成瘾会影响学童成长,建议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以及陪伴子女使用互联网,减低网络成瘾风险。
出现过度活跃及专注力不足
叶柏强昨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指出:“香港的父母,特别是有年幼子女的,自己本身都沉迷电子产品,沉醉在使用高科技产品中,越用得多,小朋友之后有精神健康、行为问题、发生过度活跃等风险大幅增加,原因包括缺乏同小朋友进行互动,没有一起做运动,甚至会影响小朋友的睡眠,家长在小朋友自小开始陪伴他们,使用互联网,减低他们早期乱用网上平台网络成瘾的风险,对他们成长的健康帮助非常大。”
叶柏强又提到,过往几年市民面对不同压力,小朋友及青年面对的精神健康压力及学习挑战更加严峻,认为近年学童受疫情及家庭功能变化影响,小朋友未能得到家庭、长辈及老师支援,出现过度活跃及专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学校要与社区及专业人士合作,鼓励小朋友多做正向社交活动、多做运动、并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亦要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等。
轻生者手机用量高同侪七成
出席同一场合的香港精神健康议会召集人陈仲谋指出,有研究显示成功自杀的少女,她们用手机的频率比不会自杀的同侪多出七成,情况令人担心;他又表示,现代人使用手机上网,手机很有用,提供很多资料,但手机上网就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沉迷使用手机(上网)、依赖了就问题大。”
另外,他期望政府建立统筹系统,减少本港精神健康服务资源分散。“澳洲有一个精神健康公署,每个州都有公署,还有国立的公署,统筹这些(精神健康)活动、这些服务、资源分配都是他们决定。希望特区政府可考虑成立类似的精神健康管理局、公署,对统筹有好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