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男拔擦鞋团”募款捐赠前线

2025-08-11 05:01: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拔萃擦鞋团”通过擦鞋募款,捐给国家支援抗战。

  蔡建祥的父亲曾服兵役于中国远征军“新一军五十师”,受父亲影响,蔡建祥对于抗日战争这段历史颇感兴趣。在退休后,他更致力于搜集史料,向学生及社会讲述抗战故事,冀让更多人了解真相,珍惜和平。

  “我的母校,男拔萃,当年成立了一个‘擦鞋团’。”记者听罢楞了一下,他笑着点头,原来这个“擦鞋团”,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给别人擦鞋,是一份卑微的工作。”蔡建祥表示,彼时的男拔已不再是办学初期的孤儿院,而是有名的贵族学校,学生多来自名门望族,或者是成绩相当优异。但当时的校长坚持组织学生,到街上或者一些团体那里帮人擦鞋。擦鞋赚来的钱就捐给前线,当时国家正在抗战。

  团员向难民派生活物资

  “拔萃擦鞋团”于1938年1月11日在寄宿生建议及校方支持之下成立。团员逢周五在校内擦鞋募款,周六则到全港各校替师生们服务,款项统交香港妇女慰劳会。

  据1938年校刊记载,团员过去一个学期先后到十馀所中学擦鞋募款,并出版周报记录工作进度。同年4月9日,擦鞋团举办了慈善晚会,会上重头戏是由同学自行编导的话剧《国殇》,令不少观众涕泪沾襟。稍后的五四纪念日,团长董锡光等人先后发表爱国演说。10月21日,广州失守,大批难民南下香港,团员更前往厦村、新田和粉岭,向难民派发生活物资。

  “钱多或少是一回事,但这样的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对当时的社会是有一个宣传示范作用的。”蔡建祥说。

  之后香港沦陷,拔萃校园被日军宪兵队占用,改作军用医院;院内有日籍医护人员及伤兵约800名,还有火葬场、断头台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