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驼峰天使” 奔赴前线照料伤兵

2025-08-11 05:01: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黄欢笑是抗战时期驼峰航线最前线医院的唯一一名中国医务人员。

  黄欢笑,是二战期间“驼峰航线”上美国空军前线医院的唯一一名女护士。

  1912年,黄欢笑出生于广东新会,四岁时全家移居澳门。她于香港玛丽医院高等护士学校就读,毕业后被聘为“英国皇家护士协会”的会员。1942年,她响应宋庆龄的号召加入“中国同盟救护”组织,到内地抗日,被分配到美国空军飞虎队医院云南驿战地医院中担任护士。

  1941年,云南从大后方变成前线战场。美国陈纳德将军组建了“飞虎队”,同时开辟空中运输通道“驼峰航线”,负责运送战略物资和人员。

  美军开辟空中运输通道

  黄欢笑曾经对记者介绍:“驼峰航线太壮烈了。开辟航线之初就摔下来好多飞机。航线开通后,战事不断,几乎每天都有运输机和战斗机飞行员负伤被送到我们这个前线医院,经过紧急包扎和抢救之后,重伤者才被送往昆明的后方空军医院。”

  史料记载,从1942年5月到1945年的三年间,“驼峰航线”上共坠毁飞机600多架,牺牲和失踪飞行员1500多名。

  上个世纪末,黄欢笑开始撰写回忆录。她非常关注在滇池里进行的飞虎队坠机打捞:“在这条航线上,一定还有好多当年的飞机残骸没有被发现。真希望能尽快找到他们,让这些来支援我们抗战的英灵早日回家。”

  黄欢笑回忆说,香港沦陷时,她在一个教会医院当志愿者,有饭吃没工资。“在那里,我亲眼看到日本鬼子残杀中国人,还看到三个被日本兽军强奸的中国妇女,躺在地上痛不欲生的惨状。在这里,我还遇到了陈香梅的姐姐陈好梅,还见到过陈香梅,那时她只有13岁。”

  在陈好梅的动员下,她决定离开香港,到内地去为抗战服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