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日见不同的病人,大家关系都很好,一句‘多谢’,就足够让我记得很久,十几年前的病人我都记得。”中国医师节临近,谈及多年来的行医初心,玛嘉烈医院内科及老人科副顾问医生陈家乐表示,公立医院的病人来自各个阶层,自己也见过太多绝境中的坚强,“能在这里服务是件很光荣的事情,也不断推动自己扩充知识,希望能帮到更多人。”
陈家乐于2011年加入医管局,深耕于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领域,他表示,该类患者难以判断病发时间,亦没有较完善的治疗指引,但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却远高于预期——30%有中度至严重肝病,11%出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糖尿病患病率更是常人的两倍。
2017年,陈家乐带领团队,联合放射科、心脏科等多科室,启动并发症筛查项目,用磁力共振等先进技术,弥补传统抽血检查的不足,最终凭着医管局庞大的数据库,将并发症筛查计划扩展至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病人,做到及早发现和治疗,相关成果曾在欧洲学术会议上发表。
此外为提升效率,2022年时他与护士、药剂师、资讯科技部门团队,利用创新思维开发电子化化疗点单系统,通过平板电脑,将化疗药单上载到系统,药房即时确认,还可以于线上沟通修改,若有遗漏,系统亦会提醒,解决了过去透过传真机发送药单,“漏单、延误是家常便饭”的问题。
拟引入内地免疫疗法
陈家乐形容,自己的从医时间不算短、但也不算长,每日见到大量不同的病人,但最难忘的还是“帮不到的病人”,“曾经有个年轻病人患骨髓衰竭,等候移植手术期间出现并发症,弥留之际,仍在不停讲‘多谢你哋尽力’这种话。”
他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完善地中海贫血、白血病等疾病的数据库和临床治疗规程,从回顾性研究中不断改进治疗方法,同时计划前往内地学习先进的免疫疗法等,将更好的服务引入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