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著名演员林杏翘当年为保护同伴免受凌辱,挺身而出与兽兵周旋,牺牲自己保全其他同伴。
良家妇女的悲剧故事数不胜数。女教师霍凤仪原是香港汉文女师范学堂毕业生,留原校任教。她矢志独身不嫁,敦品砺行。日军挨户搜查,她从三楼跳下自尽,以生命抗议侵略者的淫威,玉陨消香;以演反派角色著名的演员林杏翘为保护同伴免受凌辱,挺身而出与兽兵周旋,牺牲自己保全其他同伴。后来在逃亡途中,其丈夫被日军殴打致残而死,她的后半生也因战争所受的身心伤害而酗酒、吸毒,郁郁而终。
慰安所不断开出卡车 满载女尸
据《日军慰安妇内幕》记载,石塘咀金陵酒家在日军统治下成为慰安所据点,许多女性被迫在灯火管制下陪侍日兵。“有一名混血女郎,她的哥哥因肺病在医院留医,她为了筹医药费,在九龙一家小餐馆当女侍应,后来被一名日兵强奸,染上了两种性病,送入医院治疗。她的哥哥得知此事,一气之下当堂一命呜呼!”
此外,新世界戏院(无限极广场现址)附近亦是流莺聚集处。“她们大半还是来自寻常百姓家,曾是家庭主妇或待字闺中的少女。”作者谢永光表示,她们委身于一名日兵仅得军票30元,购买一斤碎米也要100元,就算一天接待三个日兵也还差十元才够一斤米,而且还要扣除房租……
在九龙区深水埗大南街设有公开式妓寨,有些妓女不堪虐待,悄悄逃走。而那些不幸患上性病无人医治的妓女,则被载往新界荒僻处自生自灭。根据黄海云在1984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广东文史资料)第四十一辑《日本占领香港后的悲惨世界》一文记述:“每天从各处运来一车车中国妇女,供日军发洩。”这些妇女多被汉奸骗诱,抵达慰安所后“插翼难飞”。“刚烈的女性,不甘受辱,在慰安所撞墙而死者有之;也有由于大声呼救,被日军杀死的。满载女子尸体的卡车,不断从慰安所开出来。”
国民教育协会创办人、《深水埗风物志》编者梁炳华博士接受《大公报》访问时指出,妓寨的具体旧址位于大南街及桂林街之间,但是随着城市的建设,已经消失。“这些建筑的价值,或者‘认同价值’并不高。日军侵占香港,征集慰安妇这些事情,很多市民引以为耻,这些地方会带来一种歧视感,所以很难有人提议说要把这样的‘旧址’保留下来,甚至还要去探讨或者做一些所谓‘历史痕迹’,这是很难的。”
梁炳华补充,旧时观念保守,曾经被迫成为“慰安妇”的经历对于这些妇女来说是巨大的耻辱,她们害怕周遭人知道她们的过往和经历,一切的愤怒、不安变为沉默和无声的叹息。\大公报记者 江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