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何永贤(右二)表示简约公屋纾缓短期公屋需要。图为早前她参与“告别劣质㓥房”活动。
政府昨日公布今年第二季公屋综合轮候时间,一般申请者的综合轮候时间,首次降至5.1年的低位,按季下跌0.2年,是2018年第一季以来的最低位;对比今届特区政府上任前的最高6.1年,缩短了一年。轮候公屋的申请数目亦进一步下降,房屋委员会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约有115700宗一般公屋申请、约86100宗非长者一人申请,两个数字较最高位分别明显下降26%及40%。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表示,简约公屋的一般申请者的轮候时间平均为2.3年,可见简约公屋能快速回应急需改善居住环境的申请者的需要。立法会议员兼房委会委员梁文广预计,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有望在2026/27年度回落至4.5年,符合政府目标。\
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
行政长官在《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推出公屋综合轮候时间,计算公屋一般申请者首次获编配公屋或简约公屋的综合轮候时间。政府昨日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综合轮候时间由上一季的5.3年,持续下跌至5.1年。今年第二季,房委会共编配约4900宗一般申请,包括约3000宗入住传统公屋,约1900宗入住简约公屋。
房委会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获安排入住传统公屋的一般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微升0.1年,达至5.4年。当中,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按季升0.2年,达至3.5年。
纾缓短期供应不足
何永贤在社交平台表示,这是因为第二季编配的3000个传统公屋中,2900个是市区回收公屋,由于等候市区公屋较新界公屋的时间长大约两年,所以每当消化市区申请时,轮候时间便会上升。对比之下,简约公屋明显发挥了填补缺口、纾缓短期供应不足的重要作用,让公屋申请者可更快速、更省钱地改善生活环境。
她以6月30日开始分阶段入伙的牛头角彩兴路简约公屋为例,1550个已收锁匙的住户中,约七成原本住在㓥房等不适切居所。随着今年有9500个简约公屋单位陆续落成入伙,将能更快帮助有需要家庭脱离困境。
政府6月份最新预测,房委会及房屋协会于未来五年的公营房屋总建屋量,合共约有16.66万个单位,包括约11万个公屋或绿置居、约5.66万个其他资助出售单位。连同简约公屋,同期总体公营房屋供应量达19.7万伙,较本届政府上任时的五年期,增加超过85%。何永贤说,会继续努力落实好各个项目,让市民在房屋阶梯改善生活、上进上流。
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表示,对今届政府努力的成果予以肯定。公屋综合轮候时间较传统公屋的平均轮候时间缩短0.3年,显示简约公屋政策发挥作用。随着公屋轮候压力纾缓,他建议政府研究为已轮候公屋一段时间的申请者,提供绿表资格,容许申购居屋、绿置居或租置回收单位,在申请公屋以外,提供更多的住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