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昨日黑雨取消后,市民即赶往自提点取件。\大公报记者郑雷摄
内地某电商平台对港物流及自提服务问题频现,大公报记者实测,网购不仅有物流信息滞后多日的问题,还有随意变更提货点的情况。有些自提点在营业时间内多次关门,提货时容易“摸门钉”。
买家被迫到较远地点取件
大公报记者早前在内地某电商平台购入商品,商品运港后,物流信息显示“准备派送至自提点”,却多日未更新。客服仅回应“当前包裹较多,派送速度会受到影响”。六天后,物流信息才显示包裹已送达自提点,惟包裹到达的自提点,与记者原本选定的自提点并不相符,且有一段距离。
一个月前,记者同样经该平台购物,选了一个方便前往的合作自提点,并在收到取件信息的当日,于自提点营业时间内前往取件,惟吃了闭门羹;同日隔了半天后,记者再去取件,该店依然没营业。该自提点设有取件期限,购货人需在两天内取件,而翌日记者无暇前往取件,为免逾时取件会被罚款,只能委托他人代为取件。
这些自提点有些是专营店,但部分选址较偏僻,例如位于商场户外的角落舖位;有些是小食店、杂货舖兼营自提点,由于店内空间有限,货物通常会被堆积到店外。大公报记者早前到多区的电商自提点,发现有“爆仓”乱象,不少网购货物塞满商场通道或街道,有市民要等候3、4小时才取得货品,多区出现排队取货的人龙。\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