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抗战老兵从小朋友手中接过花束,也将爱国精神传承给他们。\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右图:“8.15胜利纪念大会”上,多名抗日老战士聚首。\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
昨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香港老战士联谊会、中华精忠慈善教育基金会等民间团体举办“8.15胜利纪念大会”,向抗日老战士致敬。会场上,青少年军与香港童军整齐列队,迈步走向台上老战士,行庄严军礼。十多名儿童手捧鲜花,快步跑到台前献上,场面感人。
抗战老兵蔡培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抗战胜利来之不易,看到国家发展进步深感自豪,希望青年一代传承革命精神,为国家建设出力。\大公报记者 李慧妍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蔡培来自革命家庭。父亲蔡耀南是白石龙地区最早的农民协会会员之一,1927年起担任中共宝安县委秘密交通员,负责白石龙交通站,掩护游击队、传送情报。1940年,长兄蔡达参与组建白石龙抗日自卫队并任队长,解放前夕协助党组织维持深圳秩序。
东江“小鬼队” 传递机密情报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蔡培从小便踏上革命道路。10来岁便作为“小鬼队”加入了东江纵队,担任通讯员,跟着老师送信、暗查、发传单,以及协助文化人士转移。虽然年纪小,但心里很清楚,自己是在保卫家园。
母亲和战友们会将传单小心地缝进他的衣服里,他则装作在敌方关卡或巡逻队附近玩耍,观察时机,在敌人不注意时迅速通过。“在一些村口,我和小伙伴就像平常一样玩耍,等到敌人巡逻的空档,就带着情报飞快跑走。”蔡培回忆,遇到敌军盘问时,他总能保持镇定,凭借胆识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敌人看我年纪小,一般就放我过去了,因此我总能顺利完成任务。”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日里,蔡培难掩激动之情。他坦言,作为亲历者,深知今天的安稳生活得来不易,这份经历让他倍加珍惜当下。他在活动中与多年未见的老战友重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年纪大了,平日难得相聚,今日能与昔日同袍重逢,心中格外高兴。”
谈及对青年的期望,蔡培表示:“现在能明显感觉到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老人十分开心。希望下一辈青年能够传承革命精神,继续奋斗。”
为游击队员送热粥上山
曾参与抗战的98岁老兵张锡球、97岁的李蔚明夫妇在女儿陪同下前来。张小姐介绍,父亲当年作为游击队员,曾在前线长期参与游击战,家中至今仍珍藏许多抗战纪念物。李蔚明回忆说,自己在抗战时期专门负责联系香港的地下工作,并在后方筹备及运送物资,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曾送热粥给山上的游击队员,那时他们已经三天粒米未进。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马逢国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纪念活动旨在缅怀为抗战牺牲的人们,铭记他们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尤其是香港地区的无名英雄。马逢国强调,尽管战争已过去80年,但日本发动不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不容忘记,对于日本未正式公开承认错误,我们应保持警醒。他认为,纪念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铭记历史,更在于唤醒年轻人,让他们明白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战争其实并不遥远。
致敬老兵 新一代学习历史
全国政协常委姚志胜在致辞中表示,这次活动意义深远,香港抗战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东江纵队的营救行动、香港复兴,以及西安飞虎队的事迹,都彰显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责任感。本次活动通过向老兵致敬、展示历史印记与抗战文化,以及开展数码教育等创新形式,让年轻一代深入了解历史,珍惜和平生活。他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战精神是守护和平的灯塔,大家应该传承先辈的遗志,捍卫国家主权和香港的繁荣稳定。
大会上,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胡健民、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二级巡视员陈新育等主礼嘉宾代表大会向老战士颁发荣誉证书和慰问金,充分表达了对老战士的尊重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