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参加“星动北京.未来之星香港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的香港大学生,15日走进北京丰台区西罗园街道。\大公报记者李畅摄
参加“星动北京.未来之星香港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的香港大学生15日走进北京丰台区西罗园街道,在“丰台.学子回家”行动的支持下现场观摩“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活动,深入了解首都基层治理。当日,西罗园街道领导班子以“考生”身份集体亮相述职,在完成涵盖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等民生工程的汇报后,直面400名居民代表的“质检”提问,港生则作为学子代表现场“监考”。港生们全程专注聆听,街道工作人员专业又“接地气”的汇报,让香港学子对基层治理从陌生到熟悉。
填写征集卡 为建设献策
今年7月起,北京丰台区首次开展“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活动,覆盖丰台区26个街镇,以“脱稿讲+现场答”的方式,直面群众关切,晒出家底、亮出承诺,将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交到百姓手中。在西罗园街道向群众报告工作会上,从城市更新到养老服务,从教育资源到文化生活,居民的每个疑问都得到明确回应。随后的街道知识问答环节,氛围热烈。港生陈昱璆频频举手,成功抢答一题并答对,收获街道准备的小礼品,脸上满是笑意。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来自香港的“监考官们”在活动结束后,自发地在一张张意见征集卡上认真书写了自己对街道发展的“小期盼”,以年轻人的视角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陈昱璆同学写道:“志惠西罗”的积分小程序想法非常好,希望能够继续下去。她还建议街道开展更多场次线下招聘会,帮助更多有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重返职场。
“第一次见到‘街道向群众汇报’这样的形式,特别直观!”活动结束后,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周洁感慨道,“街道干部不是念枯燥的报告,而是把加装电梯、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这些民生事,用居民听得懂的话‘摆’出来,还会现场回应大家的疑问。她对居民反映电动车乱停影响过路、存在火灾隐患这一问题印象深刻,“虽说后续解决结果还没看到,但至少居民能‘发声’,这真的很可贵。”
香港大学的黄渝旆表示,很打动她的是民生工作的“细”,“街道汇报里提到‘为独居老人上门办理业务’‘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菜上门’”,这些小事看起来不起眼,却实实在在解决了独居老人的难题。“我奶奶也是独居老人,听完真的感受到基层工作藏着的温度。”
四位在北京丰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实习的港生,在这次活动上看到自己参与的项目感到很亲切,她们告诉记者在实习期间撰写了西罗园街道万芳亭公园的改造升级方案,还专门去万芳亭调研过。没有想到在北京的实习能参与这么重要的项目,当记者询问她们方案细节时,她们很机警的告诉记者:“签了保密协议,不能讲”。\大公报记者 李畅、罗洪啸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