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曾赴疫区被蚊叮 科大生染基孔热

2025-08-16 05:01: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患者周四回港后到将军澳医院急症室求诊。

  【大公报讯】记者冯京报道: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昨日(15日)公布,截至下午5时,中心录得一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热的输入个案,今年累计9宗均属输入个案。

  新增个案涉及一名居于西贡区的23岁男子,据了解他居于科大学生宿舍。初步调查显示,他于8月1日起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其间曾被蚊叮咬。他在8月3日回港,8月8日起出现发烧、关节痛及皮疹。他周四(14日)到将军澳医院急症室求诊,获安排入院,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目前情况稳定。他的血液样本经检验后,证实对基孔肯雅热病毒呈阳性反应。

  由于病人潜伏期身处佛山市,中心认为他是在外游期间受到感染,属输入个案。病人没有其他同行人士或家居接触者。中心会继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已把个案通报广东省卫生当局。

  屯门西扫管笏诱蚊指数逾10%

  卫生防护中心提醒市民应采取妥善防蚊和个人保护措施,特别是从蚊传疾病流行地区回港后。若出现发烧或急性关节痛等病征,应立即就医并通知医生相关旅游史,不应自行进行检测,以免延误诊治。本港今年累计录得9宗基孔肯雅热确诊个案,均属输入个案。本港在2016至2019年每年录得介乎一至11宗输入个案。

  此外,食物环境卫生署昨日公布8月份第四批涵盖7个监察地区的白纹伊蚊诱蚊器指数及密度指数,其中屯门西及扫管笏录得最高的诱蚊器指数,分别达12%及13.9%,其他地区都在10%以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