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游博物馆有SAY
5岁黎小朋友:
看展览做暑期功课
第二次跟随爸爸来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正在念幼稚园K2,这次是因为学校布置了暑期活动,要参观后向老师分享见闻。爸爸说我这次吸收得更多,已经知道“打仗”的概念。爸爸说这种实地体验很重要,能让我慢慢建立历史的概念。爸爸月底会再带我到来,参观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专题展,了解更多粤港抗战活动。
小学四年班曹同学:
庆幸生在和平年代
今天来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是为了完成暑期功课。老师要求我们挑选最喜欢的部分,并写一份关于日军攻打香港的报告。其实,我对历史的兴趣是从爸爸让我看保卫战的影片开始,之后我会主动去阅读历史书,也会在学校和同学讨论相关内容。今天看到展品,觉得当时的人们真的很辛苦,觉得自己能生在和平时代非常幸运。
德国游客Gunter:
让青年明白战争残酷
我是来自德国的教师,第一次到香港。因为我平时研究堡垒组织,对历史古蹟很有兴趣,看到地图和旅游书介绍这博物馆,专程过来。这里的堡垒建筑和背后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觉得无论在德国还是香港,很多年轻人都对历史认识不足。了解历史能让我们真正明白战争的残酷,避免重蹈覆辙。
市民梁先生:
带九旬父亲回顾历史
这是第三次来抗战及海防博物馆,特地带95岁的父亲同来,他是华侨,经历过荷兰殖民、日本侵华和印尼独立,在1960年代毅然回国支持国家建设。相比之下,如今香港很多年轻人对抗战历史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很有限。希望学校能多增加历史和文化课程,让孩子们亲身走进博物馆,听听前人的故事,培养家国情怀与民族凝聚力。
大公报记者 李慧妍